中新網2月28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李金磊)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研究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問題。
此次會議對物流降本增效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明晰了物流降成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基本前提、主要途徑、具體措施等,為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指明了方向、規劃了“路線圖”。
資料圖。劉力鑫 攝
對物流降本增效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2023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8.2萬億元,與GDP的比率為14.4%,比2022年回落0.3個百分點。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聯接生產和消費、內貿和外貿,必須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對于如何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此次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規劃出了“路線圖”。
會議強調,物流降成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基本前提是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主要途徑是調結構、促改革,有效降低運輸成本、倉儲成本、管理成本。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27日發文解讀稱,此次會議結合當前經濟發展環境和發展目標任務,對物流降本增效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做了再布署,有很多新提法。
“途徑更深入、目標更具體。”中國物流信息中心表示,會議強調主要途徑是調結構、促改革,特別提及“基本前提是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有效降低運輸、倉儲和管理各環節物流成本。從統計數據來看,制造業物流總額占比超過8成,多數行業、領域物流成本占比較高。需要從企業角度,開展重點企業物流成本統計調查試點,建立各行業領域物流成本基點,形成細分行業物流成本對標體系,更好服務物流降本增效。
資料圖。葉秋云 攝
提出三方面重大舉措,有何影響?
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2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分析,總體上看,“單一環節成本低、全鏈條運行成本高”是當前物流運行中最為突出的矛盾,“物流資源配置效率低、流通循環效率低”是導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關鍵因素。
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舉措。對于如何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提出了三個方面的重大舉措:
優化運輸結構,強化“公轉鐵”、“公轉水”,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形成統一高效、競爭有序的物流市場。
優化主干線大通道,打通堵點卡點,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鼓勵發展與平臺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結合的物流新模式。
統籌規劃物流樞紐,優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生產力布局,大力發展臨空經濟、臨港經濟。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指出,本次會議首次在降低社會物流成本路徑中提到鼓勵與低空經濟結合,相關政策、規范性文件等陸續推出落地,相關產業走向規范發展,低空物流等新模式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此舉重在拓展模式渠道促進物流效率提升。
“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要深刻理解其內涵與外延,從社會經濟運行角度正視存在的跨運輸方式阻塞、資源運輸距離較長、庫存資金占用高、流通環節重復、物流服務同質化等問題。”中國物流信息中心認為,物流服務要深刻融入實體經濟供應鏈服務環節,增強物流產業核心競爭力,以高效能的物流服務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交通運輸部指出,下一步將組織開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第一,加快完善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體系,推進結構性降本提質增效。第二,強化各環節高效銜接,推進系統性降本提質增效。第三,加快建設全國統一交通物流大市場,推進制度性降本提質增效。第四,加快發展智慧物流和綠色物流,推進技術性降本提質增效。第五,加強要素資源保障,推進綜合性降本提質增效。第六,指導企業加強管理提升效率,推進經營性降本提質增效。
“會議所強調的物流降成本不僅僅是一個經濟策略的調整,更是一場關乎國計民生的深刻變革。”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中新財經表示,這場變革所釋放出的鮮明信號在于,中國正致力于構建一個以實體經濟為基礎,以人民需求為導向,高效、綠色、智能的現代物流體系。這既是對內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舉措,也將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提升國民經濟的整體運行效率,有利于夯實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管理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