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有著深厚的電池產業基礎,被稱為“中國電池產業之都”,尤其是鉛酸動力電池市場占有率高達80%。隨著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逐步推進,長興縣利用當地產業優勢,發力儲能產業,力推新能源產業優勢再造。
作為國內知名的鉛酸電池生產基地,21世紀初長興曾有多達200多家電池企業,被稱為“中國電池產業之都”。目前長興鉛酸電池占據國內鉛酸電池市場的半壁江山,而在電動輕型車領域,市場占有率更是達到80%以上。
隨著能源轉型不斷推進和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逐步深入,長興積極引導本地電池企業進軍儲能產業。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和平共儲”綜合智慧儲能電站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鉛碳電池儲能項目,也是長興積極進軍儲能產業的最新探索。該電站規劃設計裝機容量為100兆瓦/1000兆瓦時,共計使用超過300萬個鉛碳電池。項目分兩期進行建設,一期已于2023年7月正式投運,二期正在籌建中。項目全部投運后每天可儲電量100萬千瓦時,以城鎮居民每戶用電量12.5千瓦時/日計算,可滿足8萬戶居民一天的用電。
“電站目前主要給附近工業企業供電,每日兩充兩放,充分利用峰谷電價差幫助企業降低用能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項目主要投資方國家電投浙江公司湖州事業部總經理郭偉棟說。
據介紹,“和平共儲”項目采用太湖能谷自主研發的TEC-Engine專利技術,打造全生命周期數字能源管理系統,為電池配上“在線醫生”,不僅能夠延長電池循環壽命,還具有電力需求預測預警等功能,能夠靈活提供削峰填谷、調峰調頻等電力服務,助力地區能源保供及促進新能源消納。
項目承建和運營方太湖能谷副總裁周群表示,“和平共儲”項目有五大特點:循環壽命長、建設周期短、安全系數高、投資成本低、資源聚合強。 依托長興本土完整的鉛碳電池產業鏈、成熟的回收體系和50%左右的回收殘值,大幅降低了儲能電廠全系統平均造價。
隨著新能源裝機的快速增長,其大規模并網亟需各種靈活性調節資源的支撐。儲能就是其中之一。為推動當地儲能產業發展,《湖州市推動儲能和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意見(2023—2027年)(征求意見稿)》提出,布局并打造南太湖儲能產業集聚帶,并依托南太湖新區和長興在鉛蓄電池、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基礎,打造儲能產業聚合發展“雙子星”;探索利用華能長興電廠等退役火電機組既有廠址和輸變電設施建設儲能或風光儲設施。
長興縣人民政府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強化儲能、鋰電、氫能等新能源產業培育。
當地電池企業也敏銳地捕捉到了儲能產業發展的機遇,積極布局包含鈉鹽、鉛碳、鋰離子、鋅鎳、燃料電池等多個技術賽道,覆蓋通信儲能、工商業儲能以及家庭儲能等諸多應用場景,助力儲能產業健康發展。
作為國內知名的鉛酸電池生產基地,21世紀初長興曾有多達200多家電池企業,被稱為“中國電池產業之都”。目前長興鉛酸電池占據國內鉛酸電池市場的半壁江山,而在電動輕型車領域,市場占有率更是達到80%以上。
隨著能源轉型不斷推進和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逐步深入,長興積極引導本地電池企業進軍儲能產業。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和平共儲”綜合智慧儲能電站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鉛碳電池儲能項目,也是長興積極進軍儲能產業的最新探索。該電站規劃設計裝機容量為100兆瓦/1000兆瓦時,共計使用超過300萬個鉛碳電池。項目分兩期進行建設,一期已于2023年7月正式投運,二期正在籌建中。項目全部投運后每天可儲電量100萬千瓦時,以城鎮居民每戶用電量12.5千瓦時/日計算,可滿足8萬戶居民一天的用電。
“電站目前主要給附近工業企業供電,每日兩充兩放,充分利用峰谷電價差幫助企業降低用能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項目主要投資方國家電投浙江公司湖州事業部總經理郭偉棟說。
據介紹,“和平共儲”項目采用太湖能谷自主研發的TEC-Engine專利技術,打造全生命周期數字能源管理系統,為電池配上“在線醫生”,不僅能夠延長電池循環壽命,還具有電力需求預測預警等功能,能夠靈活提供削峰填谷、調峰調頻等電力服務,助力地區能源保供及促進新能源消納。
項目承建和運營方太湖能谷副總裁周群表示,“和平共儲”項目有五大特點:循環壽命長、建設周期短、安全系數高、投資成本低、資源聚合強。 依托長興本土完整的鉛碳電池產業鏈、成熟的回收體系和50%左右的回收殘值,大幅降低了儲能電廠全系統平均造價。
隨著新能源裝機的快速增長,其大規模并網亟需各種靈活性調節資源的支撐。儲能就是其中之一。為推動當地儲能產業發展,《湖州市推動儲能和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意見(2023—2027年)(征求意見稿)》提出,布局并打造南太湖儲能產業集聚帶,并依托南太湖新區和長興在鉛蓄電池、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基礎,打造儲能產業聚合發展“雙子星”;探索利用華能長興電廠等退役火電機組既有廠址和輸變電設施建設儲能或風光儲設施。
長興縣人民政府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強化儲能、鋰電、氫能等新能源產業培育。
當地電池企業也敏銳地捕捉到了儲能產業發展的機遇,積極布局包含鈉鹽、鉛碳、鋰離子、鋅鎳、燃料電池等多個技術賽道,覆蓋通信儲能、工商業儲能以及家庭儲能等諸多應用場景,助力儲能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