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極端天氣現象變得更加頻繁,而碳排放被認為是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元兇之一。人們前所未有地感覺到減碳的緊迫性。數據顯示,我國居民消費行為能耗約占能源消費總量的45%-50%。此前,碳減排大都在企業層面進行,但今年以來,各地紛紛推出的“個人碳賬戶”,讓“減碳”正式進入個體時代。新事物的出現也帶來一些疑問,各平臺推出的“個人碳賬戶”是否可持續?個人碳排放量的計算如何確定統一標準?“個人碳賬戶”積攢的碳減排量是否可以交易?如何保護用戶隱私?
現象觀察
政府、企業紛紛試水“個人碳賬戶”
什么是“個人碳賬戶”?碳賬戶是包含碳排放數據采集、碳核算、碳排放等級評價和場景應用等功能在內的碳減排支持體系,能夠幫助企業和居民算清“碳賬”,提高減排效率和意識。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在眾多企業平臺推出的個人碳賬戶,大多數是圍繞消費衣食住行以及新能源汽車、智慧家居、金融等行為產生的綠色低碳生活和消費減排場景,通過數字化手段自動記錄到個人碳賬本中,并獲得相應平臺的綠色積分激勵。這些綠色積分可兌換綠色食品、騎行卡、代金券等。如今年3月10日,中信銀行推出個人碳普惠平臺“中信碳賬戶”,用戶授權后可采集個人在不同生活場景下的低碳行為數據,并通過科學計量方法累計個人碳減排量。今年8月8日,阿里巴巴推出“88碳賬戶”,接入菜鳥、閑魚、餓了么、天貓等App的碳積分,涵蓋用戶吃、穿、用等生活場景。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國內設立的“個人碳賬戶”主要有三大類:一是企業主導或以企業為主體,此類以電商平臺為主,比如阿里的“88碳賬戶”;二是政府主導或以政府為主體,比如“廣東碳普惠”“碳惠天府”“西寧碳積分” “武漢碳寶包”等;三是政府和互聯網企業合作,比如深圳市政府與騰訊公司聯合推出的“低碳星球”。
記者體驗
騎一次共享單車就可以獲取碳減排量
8月10日,在“2022北京綠色生活季”活動上,北京綠色生活碳普惠平臺“綠色生活季”小程序暨北京個人碳賬本正式上線。8月25日,北青報記者在該小程序開通了個人“碳賬本”。這個碳賬本的減碳場景主要包括綠色出行、綠色餐飲和綠色消費,賬戶顯示,北青報記者已經積累了5.85kg的碳減排量。這個碳減排量主要通過綠色出行達成,比如一次共享單車出行就積累了300g的碳排放量。
通過什么方式可以最快獲取最多的碳減排量?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通過某共享單車出行,每1公里可以獲得250g減排量;通過新能源車充電每充電一度可以獲得300g減排量;通過綠色外賣每次可獲得45.72g減排量;通過京東小程序下單,使用電子面單的綠色物流方式每次可獲得5g減排量;而通過購買綠色家電(一級能效和二級能效的冰箱、電視、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可以獲得該設備一個月使用過程中的累積減排量,最多一次可獲得375kg減排量。小程序的減排手冊中,標明了乘坐地鐵公交出行、光盤行動、使用自帶杯等綠色行為的碳減排量,但這些場景的碳減排量暫時還無法記錄在個人的碳減排量賬戶中。
三大問題
為何只有購買家電能獲得大額的碳減排量?
為何普通的騎行只有幾百克碳減排量,而購買綠色家電卻能獲得巨額的減排量,這是變相為商家促銷?一名“個人碳賬戶”用戶對北青報記者表示,目前想要一次性拿到大量碳減排量,最快的方式還是得花錢,買平臺的綠色商品。“很多想通過碳排放量薅羊毛的人反而在平臺上花了大錢。”
針對質疑,“北京綠色生活季”平臺技術支持方、北京綠普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陶嵐對北青報記者表示,碳減排量并不是平臺隨意定的,而是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基于中華環保聯合會發布的《公民綠色低碳行為溫室氣體減排量化導則》團體標準,系統應用了包括綠色出行、綠色餐飲、綠色物流、綠色金融等綠色行為減排量標準和算法。比如騎行到底能帶來多少減排,節能家電一個月的減排量是多少,都是科學測算的結果。“綠色消費其實是碳減排的一個重要方向,很多地方的碳賬戶還未將此納入,北京算是走在前列的了。”
“個人碳資產”攢多了可賣錢嗎?
一名開通“碳賬本”且排名靠前的用戶對北青報記者表示,他在多個平臺都開通了個人碳賬戶,這些數據都是同步積累,基本可以做到看電影不花錢、騎共享單車不花錢的“境界”,相當于是用積攢的碳積分換了本來要花的錢。
另一名用戶kris則表示,她開通個人碳賬戶以后就很少登錄了,但是隔一段時間還是會看一下自己積累的“碳資產”,也許有一天能夠上市交易了,就賣給那些需要碳指標的企業。
北青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多數用戶都關心自己積攢的碳排放量能否賣錢的問題。其實開通了個人碳賬戶,并不意味著個人可以隨意參與碳排放交易。目前在碳交易所交易的是企業碳資產,個人碳資產的交易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目前能夠看到的碳普惠平臺大多是將個人的碳減排集中在App的賬戶中,參與相關碳交易也是企業打包之后統一交易。今年4月15日至5月8日,王府井集團便通過認購761噸企業用戶踐行綠色行為的資源減排量,用于抵消線下消費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實現部分碳中和。據多名業內人士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平臺企業收集個體的碳排放量,打包給需要碳減排量的企業,然后平臺企業再用這筆碳交易的錢反哺用戶,比如說商品折扣、消費卡,目前是個人碳賬戶實現收益的一個主要方式。
北京綠普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陶嵐在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相對于企業,個人的碳排放量較小,比如一年停駛200多天小客車,你的碳排放量或許只能賣50元,這對個人來說激勵性就不夠。目前政府相關部門和平臺企業也在探索一種給“個人碳賬戶”的碳排放量單獨定價的模式,區別于企業之間碳交易市場的定價。
為什么各平臺碳減排標準不一?
北青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現在很多平臺都開通了“個人碳賬戶”,但目前各平臺推出的減排場景都不一樣,缺乏統一的標準,有些平臺更像是在促銷商品。比如坐一次地鐵、坐一次公交,有的平臺給500碳積分,有的平臺給300碳積分。
積分測算的標準是什么,又如何確保數據監測的真實性?北青報記者同時注意到,為解決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在企業和政府層面都有相關的探索。綠普惠總經理陶嵐在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碳普惠面臨著不同企業和平臺間不兼容、應用場景數據分散、碳減排標準不一、個體減排行為重復計算、激勵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今年5月,中華環保聯合會曾發布一項團隊性標準《公民綠色低碳行為溫室氣體減排量化導則》,試圖對個人碳減排量提供量化標準。《導則》中明確了涉及衣、食、住、行、用、辦公、數字金融等七大類別的40項綠色低碳行為,并對其分別進行了描述,為個人碳減排行為的定量提供了依據。不過,《導則》目前尚未規定單個行為產生的碳排放量,相關數據仍需要每個平臺自行測定評估。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相關單位已經在聯合各大平臺企業,擬協商推出個人碳減排量的統一標準。
對話
建議每一個商品都標注碳排放量
“個人碳賬戶”應保護用戶隱私
常紀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北青報:當下設立“個人碳賬戶”有無必要?
常紀文:個人碳賬戶有必要建立,其不僅可以有效影響個人行為,也可以倒逼企業減少生產高碳商品。用戶可實時記錄與查詢個人的碳減排數據,并與碳交易市場平臺互聯互通,形成持久、普遍的綠色生活方式,以碳為核心來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社會規則。
北青報:個人碳賬戶中如何界定減碳場景?個人碳賬戶是否應該有統一的標準?
常紀文:目前個人碳賬戶的涉及場景比較分散,需要形成一些共識性的標準和方法,需要城市、省、國家標準的統籌和協調相關標準的制定。個人碳賬戶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各平臺百花齊放式的探索非常重要。但最終要以政府為主導形成一個國家層面的標準,單獨商業平臺做的話雖然有用戶基礎,但碳減排的計算標準很難得到社會整體認可。標準化方面,我們也可以參考歐盟的做法,在銷售的商品上標注具體的碳排放量,比如礦泉水、食品甚至汽車都可以標出,消費者對此一目了然。
北青報:通過購買商品獲得碳積分的方式是不是過于商業化,有促銷商品的嫌疑?
常紀文:現在很多的個人碳賬戶都是商業平臺在做。比如美團、支付寶、餓了么等,他們推出的個人碳賬戶都具有一定的商業平臺特色,有促銷綠色低碳商品的因素,但實際上這是不可避免的。當然,我們應該盡量強調個人碳賬戶的公益性,避免過于商業化。另外,商業平臺推出的個人碳賬戶必須建立在自愿的原則上,不能強制性捆綁。
北青報:有沒有可能在國家層面設立個人碳賬戶,比如建立個人碳賬戶可以參與交易的碳交易所?
常紀文:這是遲早的事。國家層面目前對此是鼓勵的。我國目前已經有針對企業的碳交易所,因為個人的碳減排量是比較小的,很難參與企業間的碳交易,但是個人碳賬戶可以通過平臺打包起來跟碳減排企業進行交易,平臺再把交易獲得的收益返還給個人。
北青報:使用個人碳賬戶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常紀文:個人碳賬戶涉及對個人數據的一種歸集,需要防止個人隱私信息的泄露與濫用。特別是商業平臺,不能過度收集個人信息,比如收集消費者經常去的地方、瀏覽的網頁以及購買的商品,再根據個人的偏好進行商品的推送,這很危險,一旦造成個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就會帶來無盡的麻煩。低碳很重要,隱私也很重要,建議在《個人信息保護法》之下出臺關于個人碳賬戶的隱私保護條例。
本組文/本報記者 朱開云
統籌/池海波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