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汽協牽頭國內車企成立“Top10電動汽車聯盟”之后,8月18日下午,由國資委主導、16家央企組建的電動汽車聯盟,在人民大會堂宣告成立。
由于“Top10電動汽車聯盟”是一個民間的松散聯盟,而且純粹由車企組成,對它的產業推動能力、服務整合能力,人們還是存在頗多懷疑的。但“央企電動車產業聯盟”卻具有明顯的官方性質,從成員組成來看,既有車企組成的“整車及電驅專業委員會”,又有能源巨頭組成的“電池專業委員會”,還有國家電網、中石化、保利集團等組成的“充電與服務專業委員會”,不禁讓人對新能源汽車,或者說電動車,充滿了期待。
目前,電動車產業能否騰飛,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技術,二是價格,也就是物美價廉。在技術方面,并不是像媒體所說的那樣,我們和產業先進國家幾乎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現在國外鋰離子動力電池技術已較為成熟,而我們還在鎳氫電池的老路上摸索,另外在電池的重量、技術工藝、制造精度、續航能力、充電耗時與使用成本、故障率等方面,與國外也有很大的差距。據專家估計,我國在這方面要比先進工業國家落后10年至15年。如何彌補技術方面的差距,甚至是實現彎道超越,這可能是擺在“央企電動車產業聯盟”面前的頭號問題。因為這個問題不解決,等到我們基礎服務設施修好,估計市場很快就被已經實現量產的日本、美國車企占領了。
在物美方面,電動車目前就更沒有優勢了。比如國內首款量產并投入示范運營的東風天翼純電動物流車,一輛車的售價就在50萬元,而同類型傳統汽油物流車的價格僅10萬元上下。現在在上海世博以及廣州亞運運營的電動車,成本往往也非普通群眾能夠承受。雖然目前政府對購買電動車實行補貼,最高可以補貼6萬元。這個補貼額度表面上看已經不算低,但和傳統汽油車一比,價格優勢頓時消失。環保對廣大消費者來說,是一塊“公地”,他們在購買汽車的時候會考慮,但還難以成為他們的首要考慮因素,成本必須在他們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因此,如果電動汽車高昂的成本不迅速降低,“低碳”的吸引力也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