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貴州、廣西、山東、福建、浙江等多地正加快重卡換電站建設,以提高車輛運輸效率,降低單公里能耗成本,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交通運輸部日前原則同意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開展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示范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在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示范、氫燃料電池研發與氫能交通運營平臺應用、城市級綠能交通體系建設與應用等方面提供經驗借鑒。
第一財經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根據《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相關領域的目標任務,近年來,多地加快推進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并已取得實效。
重慶、貴州、廣西三方正共同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高速公路(重慶—北部灣)電動走廊,全線預計2026年建成。重慶市出臺了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五年行動方案,支持建設電動重卡充換電配套設施。重慶高速公路集團、貴州高速公路集團、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攜手跨區域合作,聯合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就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高速公路電動走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合作協議,三方將依托渝黔桂高速公路網絡優勢,整合市場資源,沿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至北部灣高速公路建設電動重卡充換電等配套設施,推廣新能源重卡換電及電池銀行業務,為重慶—北部灣新能源物流干線提供定制化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高速公路電動走廊全長約1000公里,將建設6至7對換電站,平均150公里至200公里左右設置一座換電站。
據測算,新能源重卡快充一般需要將近1小時,而換電只需要5分鐘,極大提高了車輛運輸效率。與傳統重卡相比,純電動新能源重卡可實現近零碳排放,一輛純電動重卡一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20噸,單公里能耗成本降低20%。
在舟山市金塘鎮甬舟集裝箱碼頭,換電站全天候為港區47輛換電集卡提供快捷、綠色的能源補給。按車輛平均每天運行17小時計算,一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077噸。
充電基礎設施是促進新能源車輛應用、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支撐。攝影/章軻
近日出臺的《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統籌交通、電力設施等情況,推動在高速公路、國道、大型物流園區和商品交易市場等,規劃建設直流充電站,合理布局商用車換電站、試點推廣高壓超充電站。打造港口、礦山、鋼廠等新能源自動駕駛重卡典型應用場景。
福建省首座電動重卡換電站近日投入使用,車輛由原有充電等待模式轉化為計時換電模式,換電站通過智能系統控制機器人,實現全自動化操作,單次換電時間5分鐘,每個換電站日均可換電150次,提高了物流運行效率,滿足了點對點干線運輸連續運營的要求。
充電基礎設施是電動汽車用戶綠色出行的重要保障,是促進新能源車輛應用、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支撐。
第一財經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根據交通運輸部關于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開展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示范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國家電投將力爭在重卡換電站網絡建設、換電站產品及設備研發、氫燃料電池研發、城市級綠能交通建設模式研究、綠能交通數據平臺和智慧調度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
在“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示范”試點方面,上海啟源芯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城投環境(集團)有限公司、重慶綠電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北奔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均為試點實施單位。
預期到2026年,成功研發智能雙向架載機、兆瓦級雙向互動換電站等新產品、新裝備。完成“萬達開”、唐山“三縱一橫”和上海洋山港集疏運中心換電重卡應用示范。建成“甘肅—內蒙古—山西—河北”千公里級重卡換電走廊和干線換電網絡,累計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換電重卡不少于20000輛。建成“換電車輛、換電站、電池、電網”四位一體的協同控制平臺,制定換電站聚合參與電網互動相關的技術標準,成功打造至少1個站網互動示范項目。
在“氫燃料電池研發與氫能交通運營平臺應用”方面,將開發新型車用水冷燃料電池電堆模塊系列化產品、百千瓦級大功率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和氫能船舶使用的燃料電池系統,探索先進氫能技術在中重型牽引車、自卸車、船舶等領域的示范應用。打造多個氫能交通運營平臺,投入各類氫能車輛進行市場化模式運營,摸索全套化運輸服務及平臺商業模式。
預期到2026年,完成新型車用水冷燃料電池電堆模塊系列化產品的研發,開發百千瓦級大功率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并實現示范應用。形成船用燃料電池發電系統,通過中國船級社認證標準測試并交付。完成1—3個氫能交通運營平臺建設,依托平臺持續推廣氫能車應用。
根據試點內容,還將研究城市級綠能交通建設模式,提出“綠色交通用能供應+新能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交通工具推廣替代+智慧管控平臺”的城市級綠能交通綜合解決方案。開展新能源車輛車電分離模式、金融置換模式及電池租賃銀行模式的推廣應用,探索創新充換電場站運營盈利模式。
交通運輸部日前原則同意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開展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示范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在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示范、氫燃料電池研發與氫能交通運營平臺應用、城市級綠能交通體系建設與應用等方面提供經驗借鑒。
第一財經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根據《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相關領域的目標任務,近年來,多地加快推進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并已取得實效。
重慶、貴州、廣西三方正共同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高速公路(重慶—北部灣)電動走廊,全線預計2026年建成。重慶市出臺了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五年行動方案,支持建設電動重卡充換電配套設施。重慶高速公路集團、貴州高速公路集團、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攜手跨區域合作,聯合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就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高速公路電動走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合作協議,三方將依托渝黔桂高速公路網絡優勢,整合市場資源,沿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至北部灣高速公路建設電動重卡充換電等配套設施,推廣新能源重卡換電及電池銀行業務,為重慶—北部灣新能源物流干線提供定制化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高速公路電動走廊全長約1000公里,將建設6至7對換電站,平均150公里至200公里左右設置一座換電站。
據測算,新能源重卡快充一般需要將近1小時,而換電只需要5分鐘,極大提高了車輛運輸效率。與傳統重卡相比,純電動新能源重卡可實現近零碳排放,一輛純電動重卡一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20噸,單公里能耗成本降低20%。
在舟山市金塘鎮甬舟集裝箱碼頭,換電站全天候為港區47輛換電集卡提供快捷、綠色的能源補給。按車輛平均每天運行17小時計算,一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077噸。
充電基礎設施是促進新能源車輛應用、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支撐。攝影/章軻
近日出臺的《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統籌交通、電力設施等情況,推動在高速公路、國道、大型物流園區和商品交易市場等,規劃建設直流充電站,合理布局商用車換電站、試點推廣高壓超充電站。打造港口、礦山、鋼廠等新能源自動駕駛重卡典型應用場景。
福建省首座電動重卡換電站近日投入使用,車輛由原有充電等待模式轉化為計時換電模式,換電站通過智能系統控制機器人,實現全自動化操作,單次換電時間5分鐘,每個換電站日均可換電150次,提高了物流運行效率,滿足了點對點干線運輸連續運營的要求。
充電基礎設施是電動汽車用戶綠色出行的重要保障,是促進新能源車輛應用、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支撐。
第一財經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根據交通運輸部關于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開展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示范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國家電投將力爭在重卡換電站網絡建設、換電站產品及設備研發、氫燃料電池研發、城市級綠能交通建設模式研究、綠能交通數據平臺和智慧調度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
在“重卡換電站建設組網與運營示范”試點方面,上海啟源芯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城投環境(集團)有限公司、重慶綠電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北奔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均為試點實施單位。
預期到2026年,成功研發智能雙向架載機、兆瓦級雙向互動換電站等新產品、新裝備。完成“萬達開”、唐山“三縱一橫”和上海洋山港集疏運中心換電重卡應用示范。建成“甘肅—內蒙古—山西—河北”千公里級重卡換電走廊和干線換電網絡,累計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換電重卡不少于20000輛。建成“換電車輛、換電站、電池、電網”四位一體的協同控制平臺,制定換電站聚合參與電網互動相關的技術標準,成功打造至少1個站網互動示范項目。
在“氫燃料電池研發與氫能交通運營平臺應用”方面,將開發新型車用水冷燃料電池電堆模塊系列化產品、百千瓦級大功率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和氫能船舶使用的燃料電池系統,探索先進氫能技術在中重型牽引車、自卸車、船舶等領域的示范應用。打造多個氫能交通運營平臺,投入各類氫能車輛進行市場化模式運營,摸索全套化運輸服務及平臺商業模式。
預期到2026年,完成新型車用水冷燃料電池電堆模塊系列化產品的研發,開發百千瓦級大功率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并實現示范應用。形成船用燃料電池發電系統,通過中國船級社認證標準測試并交付。完成1—3個氫能交通運營平臺建設,依托平臺持續推廣氫能車應用。
根據試點內容,還將研究城市級綠能交通建設模式,提出“綠色交通用能供應+新能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交通工具推廣替代+智慧管控平臺”的城市級綠能交通綜合解決方案。開展新能源車輛車電分離模式、金融置換模式及電池租賃銀行模式的推廣應用,探索創新充換電場站運營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