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這個中部省份正在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版圖上的造車“新力量”。在世界汽車工業百年未有之變局中,在中國汽車產業轉型機遇期,中國汽車工業不再是迎接全球工業低成本轉移和集聚,而是以巨大規模和創新能力開始大規模、大范圍地進入調動并使用全球工業生產要素的時代。這正是安徽的機會所在。依托長期技術積累與產業布局,搶抓新一輪新能源汽車產業風口,安徽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的創新實踐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樣本。
本版稿件均由記者張紫赟、吳慧珺撰寫
“老”山城如何做“新”汽車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
安徽望錦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總成裝配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新增的汽車連接桿生產線上忙活著。為應對快速增長的訂單需求,2023年該公司新增了21條生產線,涉及汽車連接桿、擺臂等不同部件。
望錦是中鼎集團投資建立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之一,地處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中鼎集團于20世紀80年代由寧國液壓密封件廠改制而來,40余年來見證了寧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與興旺。
與“土生土長”的中鼎集團不同,保隆(安徽)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是受寧國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吸引,從外地來投資的新力量,這家公司的生意同樣“火熱”。
保隆(安徽)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旭琳說,保隆集團在寧國投資了多家子公司,主要生產汽車排氣系統管件、結構件、汽車輪胎氣門嘴、平衡塊等系列產品,產品暢銷澳大利亞、北美、歐洲、東南亞等80個國家和地區。為搶抓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風口”,公司提早布局了儲氣罐、空氣彈簧、液冷板等產品。目前,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訂單占比超七成。
數據顯示,寧國市依托中鼎、保隆、亞新科等一批龍頭企業引領,通過規劃引導、扶持培育、龍頭帶動、產業招商等方式,已集聚汽車零部件各類細分領域企業450余家,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協同聯動的產業集群。截至2023年11月底,該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2.1%。
地處皖南山區,寧國市工業連片用地緊張、交通優勢也比不上大城市,如何做大做強汽車零部件產業?創新是重要“秘笈”之一。
寧國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全面整合各類創新資源,引導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之路,由此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打造一批細分領域的行業“單打冠軍”。
亞新科噪聲與振動技術(安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這家公司專門生產電機懸置、減振降噪產品、制動系統產品(包括皮碗、電池密封件等)。以電機懸置為例,由于新能源汽車對輕量化要求很高,于是公司改變橡膠配方減輕重量,同時最大化減輕振動和噪聲,2023年以來訂單排得滿滿當當。
該公司技術總監李祥介紹,不僅是電機懸置,還有用于汽車制動系統中作為核心密封件的皮碗。皮碗以往都是有飛邊的,需要人工修邊,亞新科通過技術創新研發的“無飛邊皮碗”上市后,全球占有率不斷攀升。
伴隨寧國在汽車零部件產業中的知名度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來到此處尋找更契合需求的供應商。自2020年以來,寧國已連續四年舉辦安徽汽車及零部件產需對接會,2023年更是吸引了600余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參加,進一步拓展了市場空間。
當前這座山城的汽車零部件產業,正在一批龍頭企業向外并購重組中,實現裂變式發展。
據中鼎NVH(汽車減震降噪與輕量化底盤系統)模塊全球執行官何仕生介紹,中鼎股份先后收購德國多家優質公司,并推動超過6家、9個項目投資落戶寧國。位于寧國市經開區的安徽(寧國)中德國際合作智能制造產業園,便是中鼎并購海外公司再投資國內市場的承接載體,目前進駐企業6家,實現了高端產品本土化生產。
寧國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臧華軍說,目前寧國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產值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值雖然比不過傳統燃油車,但增速很快。“我們將搶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大勢’,加快提高零部件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化水平,全力打造千億級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
充換電網越織越密 擘畫綠色出行藍圖
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一座新能源汽車充電綜合體內,網約車司機陳師傅正停車充電,為即將到來的晚高峰接單做準備。
“現在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布點越來越密,很方便。”陳師傅說。
這里是一處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全額配比充電樁的自走式公共停車樓,也是合肥市首個新能源汽車充電綜合體。綜合體還配備了休息室、車輛美容、超市餐飲等服務,可供司機就餐、閱讀等。
“這座綜合體是屋面光伏一體化并網發電項目,基本實現光、儲、充(換)一體化,配備了197根直流充電樁,每天可滿足1000輛以上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合肥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晶晶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作出系列部署,其中提出,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
充換電基礎設施,是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的重要保障,也是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支撐。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12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338.6萬臺,同比上升30.6%;截至2023年12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859.6萬臺,同比增加65%。
較之城市地區漸趨成熟的充換電基礎設施網絡,農村地區的建設速度一度落后于城市,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費需求。隨著近年新能源汽車下鄉等利好政策的出臺,我國農村地區也在因地制宜布局“快慢結合”的充換電基礎設施。
在位于安徽省與浙江省交界處的安徽省廣德市東亭鄉,可以看見路上來往著許多新能源汽車。43歲的當地居民余義水三年前剛從油車換為電車時,由于充電樁布點不夠密集,曾遭遇無法及時充電只能叫拖車的尷尬。如今,廣德已經實現“城區十分鐘”“鄉鎮半小時”的充電圈覆蓋。
“直流充電樁半小時就可以充滿80%的電,開車出門心里再也不慌了。”余義水消除“里程焦慮”之后,還號召身邊五六位朋友也從油車換成了電車。
“目前,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在廣德的各鄉鎮基本實現全覆蓋。”國網廣德市供電公司黨委書記陶雪峰說,助力新能源汽車進一步打開農村地區的消費市場。
一些村莊因為人流量大,對充換電基礎設施需求更為迫切。“近三年,小崗村累計接待游客200多萬人次,其中駕駛新能源汽車的游客越來越多。”鳳陽縣小崗村黨委副書記嚴永兵說,村里兩年前建成了2臺120千瓦、8臺60千瓦的電動汽車快充樁,這兩年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充分保障了游客日常充電需求。
在國網安徽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的能源監控中心,大屏幕上實時滾動著充電樁總數、實時充電功率、今日充電量等各種在線充電數據。據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統計,自2018年到2022年,公司充電量增長了近20倍。2023年累計充電量為2.1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71%。
“2023年,國網安徽電力在高速服務區充電站擴建了700余個充電車位,有力保障新能源汽車城際出行。同時,重點加強鄉鎮充電設施建設布局,建成鄉鎮充電樁2300多根。”國網安徽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市場部副主任晏節晉說,縣鄉公共充電網絡規劃主要結合縣鄉實際開展,能夠滿足車主用車需求的同時,充分帶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補能”。
如今,安徽省正在擘畫新的綠色出行藍圖。安徽省汽車辦副主任劉文峰介紹,力爭到2027年,安徽主要城區形成半徑不大于2公里的充電服務圈;縣城和鄉鎮重點區域充換電基礎設施全覆蓋;高速公路服務區充換電基礎設施覆蓋率達到100%,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有效覆蓋。
新能源汽車聚鏈成勢 邁向萬億級產業集群
寒冬時節,比亞迪合肥基地總裝車間呈現一派火熱的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在給即將下線的新能源汽車做最后的檢驗檢測,這里平均不到一分鐘就下線一臺新能源汽車;100多公里外,安慶港五里廟港區18號碼頭,一輛接著一輛汽車正通過港口通道駛入船艙,車輛將由上海中轉運輸,漂洋過海,出口至全球多地。
這是2023年安徽汽車產業發展的生動縮影。這個中部省份依托長期技術積累與產業布局,搶抓新一輪新能源汽車產業風口,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版圖上的造車“新力量”。
“在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三大主導方向,安徽省集聚了7家整車企業。”安徽省汽車辦副主任劉文峰說。
據統計,2023年1月至11月,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8萬輛和79.1萬輛,約占全國比重分別為9.3%和9.5%。汽車出口104.5萬輛,約占全國比重為23.7%。
大眾汽車集團近年來在安徽持續上“新”:大眾安徽MEB工廠正式建成,大眾集團在華首家全資控股的電池系統工廠也已正式投產。同時,正在安徽合肥建設大眾汽車集團全球第二大研發中心。“集團在此投資有幾個考慮因素,包括市場的開放性、當地產業生態系統的協同作用、政府政策支持、當地人才儲備等。”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葛皖鏑說。
在安徽省蕪湖市鳩江區鞍山路上,坐落著奇瑞汽車總部。以奇瑞汽車為圓心,蕪湖市目前已集聚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1400多家,整車、零部件、后市場規上企業達800多家。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說,奇瑞也以汽車產業鏈為核心,布局了整車、汽車零部件、金融、現代服務、智能化等板塊。
整車制造企業被稱為汽車產業集群的“鏈主”,其身后是巨大的零部件上下游產業鏈條。2023年以來,安徽省發布多項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的政策文件,明確堅持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發展,目前已建立整車、發動機、車身、底盤、內外飾、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的全產業鏈體系。
作為新能源汽車能量存儲與轉換裝置的基礎單元,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走進華霆(合肥)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批批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包正在進行容量充放電測試。
“這是我們自研的動力電池測試設備,使用了內網能量回饋技術,在最佳工況下,動力電池系統在充放電過程中的能量回收效率能夠達到95%,實現生產過程中的綠色節能。”華霆(合肥)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的測試設備工程師趙敏說,得益于技術優勢,伴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公司產品的使用場景越來越豐富。
著眼當下,布局未來。智能網聯汽車被認為是汽車產業的未來方向,孕育著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車載芯片、出行服務等10多條細分產業賽道。安徽加大鼓勵創新,并持續為智能網聯汽車提供更多級別、更多種類的開放應用場景,助力新方向跑出“加速度”。當前,自動駕駛的公交車、觀光車、出租車、送貨車等,正越來越多出現在安徽的街頭巷尾。
數據顯示,“十四五”時期以來,安徽汽車產量平均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23年1月至11月,這一增速達到了42.7%。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78萬輛,增長63.2%。聚鏈成勢、政策驅動之下,安徽正加速邁向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2023年7月,安徽明確提出把汽車產業作為“首位產業”,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強省,提出了到2027年的一系列發展目標,推動汽車產業盡快邁上2萬億元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