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頗有反差性的一幕在儲能電池行業中上演:一邊是行業整體產能過剩,另一邊,多家頭部廠商卻在紛紛擴產。
12 月 7 日,海辰儲能舉辦重慶基地一期一階段項目投產儀式。該基地計劃總投資 130 億元,擬建設 56GWh 儲能鋰電池、22GWh 儲能模組的新產能。
12 月 8 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其子公司擬簽訂 60GWh 動力儲能電池生產線及輔助設施項目工廠定制建設合同。公告顯示,其擬在荊門高新區投資建設 60GWh 動力儲能電池生產線。
此外,近期于港股上市的瑞浦蘭鈞也在招股書中表示,計劃今年下半年完成柳州生產工廠的建設并開始商業生產,2024 年上半年開始佛山生產工廠一期的建設。
擴產的三家企業上半年市場份額均位居全球 TOP5
TrendForce 集邦咨詢的數據顯示,11 月動力和儲能市場需求降溫,電芯廠商為降低庫存下調企業產能利用率,致使行業整體開工率降至低于五成。部分企業甚至由于缺乏訂單而面臨減產或停產的困境。
產能過剩陰影下,頭部廠商為何仍然要紛紛擴產?
36 碳了解到,目前頭部企業的擴產行動主要出于投資的 " 慣性 ",即提前規劃好的投資不得不落地。這背后也反映出廠商們對于今年市場競爭形勢的誤判。
" 產能擴建是有周期和時間的,目前擴產的幾家企業都是在 2023 年上半年或者以前已經談好的項目,同時還有為動力電池做準備的。" 高工產研儲能研究所所長陸少科告訴 36 碳。
但客觀上,頭部企業新擴張的高效產能難免會對其他廠商造成擠出效應。
在當前市場已經產能過剩、儲能電池價格不斷下跌的背景下,頭部廠商們的擴張也會加快行業洗牌的速度,市場出清可能會更快到來。
頭部電池廠 " 無奈 " 擴產
在行業整體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逆市擴產,頭部儲能電池企業的舉動背后實則有著些許 " 無奈 "。
如上文所言,儲能電池廠商的投資擴產都需要一定的周期,新的產能投資規劃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制定,因此很難跟隨市場環境做出快速及時的反應。廠商很容易誤判未來一年的市場形勢。
以海辰儲能新投建的重慶基地為例,36 碳了解到,海辰儲能與重慶市的簽約時間是在去年 5 月,接觸洽談的時間還要更早,同時海辰儲能也拿到了重慶市國資的投資。
彼時正是儲能電池市場形勢一片大好之時。根據 GGII 數據,2022 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達到 130GWh,同比增速達 170%,而海辰儲能以出貨量超過 4000% 的增速,位列中國儲能鋰電池企業出貨量增速排名第一位。
但這種高增長并沒有持續到 2023 年。
今年 10 月 GGII 下調了 2023 全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預期至 180GWh,與年初預期目標 230GWh 相比,下調約 1/4。同比 2022 年的增速僅為 38.5%。在此背景下,海辰儲能今年的出貨量增長與此前設定的 " 超過 500%" 的目標仍有一定差距。
瑞浦蘭鈞也面臨著相似的問題。招股書顯示,2020 年至 2022 年,瑞浦蘭鈞收入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301.9%。但今年上半年,其收入同比增速僅為 64.2%,產能利用率也從 2022 年的 73.9%,下滑到了上半年的 49.4%。
對此,海辰儲能聯合創始人、總經理王鵬程在接受 36 碳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由于供給側、需求側的多重因素,儲能賽道進入 " 卷 " 的周期比大家預想中要早一點。
盡管出貨量不及預期,但一年多前就已規劃并簽約的海辰儲能重慶基地項目已成功落地,并于 12 月 7 日順利投產。瑞浦蘭鈞的柳州工廠也已于今年 7 月投產。
對此,一位關注新能源的投資人告訴 36 碳,鋰電池企業的新產能要落在某地,普遍都會與該地政府簽署相關協議,需要在一定時間點前開工,規定時間點前完成相應產出,否則就會觸發一些類似回購之類的條款。
換句話說,盡管產能過剩嚴重,受到合同約束的儲能電池廠商也只能硬著頭皮建設新基地,擴張新產能。
不過,落地新產能對于儲能電池企業來說并不全是包袱和負擔。
一位儲能行業分析師告訴 36 碳,一般鋰電池廠商簽約落地地方,很多都會綁定地方的資源,即以 " 項目換資源 "。當地建設的部分儲能電站項目會采購該公司的電芯,可以帶動一定的產品出貨量。
此外,儲能電池廠商對于產能落地的節奏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把控,可以分階段、分批次建設新產能,擴產并不等于全部達產。
以海辰儲能重慶基地為例,該基地規劃分為了多期,同時還劃分了階段。目前投產的是一期一階段的項目。
短期全面過剩,長期仍舊向好
學界常用產能利用率來判斷產能過剩的程度。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課題組于 2017 年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到,產能過剩沒有通行的衡量標準,但一般來說 81%-82% 表明產能利用率基本正常,低于 75% 則表示嚴重過剩——依照此標準,儲能電池行業已經處于嚴重產能過剩當中。
在此背景下,主觀上,當前儲能電池廠商并沒有 " 以戰去戰,以殺去殺 " 的動機。陸少科表示,短期內供大于求產能過剩,企業不存在通過產能競賽去提升競爭力的情況。
但客觀上,儲能電池廠商遵循投資 " 慣性 " 擴張新產能,將加劇行業的產能過剩。而頭部企業的擴產,可能會擠占腰部、尾部企業的市場份額,從而進一步加快行業的洗牌。
自今年 9 月以來,鋰電池市場售價已跌破了部分廠商的成本線,先有寶能旗下的昆山聚創破產,后有天津捷威動力天津工廠已被曝出計劃停產。儲能電池行業的淘汰賽已經開始。
王鵬程則告訴 36 碳,跟隨行業 " 卷 " 的周期,儲能行業在明年將會形成很強的淘汰效應。
近日舉辦的 2023 高工鋰電年會上,蜂巢能源董事長楊紅新表示,今年鋰電產業面臨全面過剩挑戰,預計 2024 年 Q1 需求環比下降 20%,供需關系更加惡化。
不過,從行業整體來看,該場年會上的儲能企業高管們對于本輪下行周期的終點預估在 2-3 年后可見,即 2025 到 2026 年——盡管當前市場面臨過剩挑戰,但鋰電產業長期仍然向好。
36 碳注意到,盡管當前產能全面過剩,儲能電池廠商的擴產步伐有所收斂,但都規劃了很高的長期產能目標。
以瑞浦蘭鈞為例,其最新招股書顯示,其今明后三年的設計年產能分別為 69GWh、94GWh、150GWh 以上。而在上一版招股書中,三年設計年產能分別為 77GWh、94GWh、150GWh 以上。雖然今年的產能擴張放緩,但明后年的總目標依然不變。
此外,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億緯鋰能、蜂巢能源等玩家也制定了很高的產能目標,他們 2025 年的預計鋰電池產能分別為 900GWh、600GWh、500GWh、291GWh、154GWh。
當然,儲能電池企業宣布的產能規劃目標有著一定的水分,實際產能要根據實際市場需求進行調整,兩者可能差異較大。但也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廠商對于市場的信心。
儲能領跑者聯盟行業研究總監李炎明認為,擴產目標是企業對未來市場的判斷,也是戰略和競爭的需求。
" 鋰電是一個比較成熟的賽道了,除了革命性的技術突破,規模化的制造能力也是他們競爭的關鍵。尤其是在新舊產能替代的關鍵節點,哪一家率先擁有新產能的規模化制造能力,就可以率先掌握市場,大規模出貨,將同行比下去。" 李炎明表示。
" 在產能過剩下的情況,企業之所以還在各省份走馬圈地,某種程度上都是為未來做準備,上場的玩家也要有足夠的牌和門檻。" 陸少科表示。
12 月 7 日,海辰儲能舉辦重慶基地一期一階段項目投產儀式。該基地計劃總投資 130 億元,擬建設 56GWh 儲能鋰電池、22GWh 儲能模組的新產能。
12 月 8 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其子公司擬簽訂 60GWh 動力儲能電池生產線及輔助設施項目工廠定制建設合同。公告顯示,其擬在荊門高新區投資建設 60GWh 動力儲能電池生產線。
此外,近期于港股上市的瑞浦蘭鈞也在招股書中表示,計劃今年下半年完成柳州生產工廠的建設并開始商業生產,2024 年上半年開始佛山生產工廠一期的建設。
擴產的三家企業上半年市場份額均位居全球 TOP5
TrendForce 集邦咨詢的數據顯示,11 月動力和儲能市場需求降溫,電芯廠商為降低庫存下調企業產能利用率,致使行業整體開工率降至低于五成。部分企業甚至由于缺乏訂單而面臨減產或停產的困境。
產能過剩陰影下,頭部廠商為何仍然要紛紛擴產?
36 碳了解到,目前頭部企業的擴產行動主要出于投資的 " 慣性 ",即提前規劃好的投資不得不落地。這背后也反映出廠商們對于今年市場競爭形勢的誤判。
" 產能擴建是有周期和時間的,目前擴產的幾家企業都是在 2023 年上半年或者以前已經談好的項目,同時還有為動力電池做準備的。" 高工產研儲能研究所所長陸少科告訴 36 碳。
但客觀上,頭部企業新擴張的高效產能難免會對其他廠商造成擠出效應。
在當前市場已經產能過剩、儲能電池價格不斷下跌的背景下,頭部廠商們的擴張也會加快行業洗牌的速度,市場出清可能會更快到來。
頭部電池廠 " 無奈 " 擴產
在行業整體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逆市擴產,頭部儲能電池企業的舉動背后實則有著些許 " 無奈 "。
如上文所言,儲能電池廠商的投資擴產都需要一定的周期,新的產能投資規劃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制定,因此很難跟隨市場環境做出快速及時的反應。廠商很容易誤判未來一年的市場形勢。
以海辰儲能新投建的重慶基地為例,36 碳了解到,海辰儲能與重慶市的簽約時間是在去年 5 月,接觸洽談的時間還要更早,同時海辰儲能也拿到了重慶市國資的投資。
彼時正是儲能電池市場形勢一片大好之時。根據 GGII 數據,2022 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達到 130GWh,同比增速達 170%,而海辰儲能以出貨量超過 4000% 的增速,位列中國儲能鋰電池企業出貨量增速排名第一位。
但這種高增長并沒有持續到 2023 年。
今年 10 月 GGII 下調了 2023 全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預期至 180GWh,與年初預期目標 230GWh 相比,下調約 1/4。同比 2022 年的增速僅為 38.5%。在此背景下,海辰儲能今年的出貨量增長與此前設定的 " 超過 500%" 的目標仍有一定差距。
瑞浦蘭鈞也面臨著相似的問題。招股書顯示,2020 年至 2022 年,瑞浦蘭鈞收入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301.9%。但今年上半年,其收入同比增速僅為 64.2%,產能利用率也從 2022 年的 73.9%,下滑到了上半年的 49.4%。
對此,海辰儲能聯合創始人、總經理王鵬程在接受 36 碳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由于供給側、需求側的多重因素,儲能賽道進入 " 卷 " 的周期比大家預想中要早一點。
盡管出貨量不及預期,但一年多前就已規劃并簽約的海辰儲能重慶基地項目已成功落地,并于 12 月 7 日順利投產。瑞浦蘭鈞的柳州工廠也已于今年 7 月投產。
對此,一位關注新能源的投資人告訴 36 碳,鋰電池企業的新產能要落在某地,普遍都會與該地政府簽署相關協議,需要在一定時間點前開工,規定時間點前完成相應產出,否則就會觸發一些類似回購之類的條款。
換句話說,盡管產能過剩嚴重,受到合同約束的儲能電池廠商也只能硬著頭皮建設新基地,擴張新產能。
不過,落地新產能對于儲能電池企業來說并不全是包袱和負擔。
一位儲能行業分析師告訴 36 碳,一般鋰電池廠商簽約落地地方,很多都會綁定地方的資源,即以 " 項目換資源 "。當地建設的部分儲能電站項目會采購該公司的電芯,可以帶動一定的產品出貨量。
此外,儲能電池廠商對于產能落地的節奏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把控,可以分階段、分批次建設新產能,擴產并不等于全部達產。
以海辰儲能重慶基地為例,該基地規劃分為了多期,同時還劃分了階段。目前投產的是一期一階段的項目。
短期全面過剩,長期仍舊向好
學界常用產能利用率來判斷產能過剩的程度。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課題組于 2017 年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到,產能過剩沒有通行的衡量標準,但一般來說 81%-82% 表明產能利用率基本正常,低于 75% 則表示嚴重過剩——依照此標準,儲能電池行業已經處于嚴重產能過剩當中。
在此背景下,主觀上,當前儲能電池廠商并沒有 " 以戰去戰,以殺去殺 " 的動機。陸少科表示,短期內供大于求產能過剩,企業不存在通過產能競賽去提升競爭力的情況。
但客觀上,儲能電池廠商遵循投資 " 慣性 " 擴張新產能,將加劇行業的產能過剩。而頭部企業的擴產,可能會擠占腰部、尾部企業的市場份額,從而進一步加快行業的洗牌。
自今年 9 月以來,鋰電池市場售價已跌破了部分廠商的成本線,先有寶能旗下的昆山聚創破產,后有天津捷威動力天津工廠已被曝出計劃停產。儲能電池行業的淘汰賽已經開始。
王鵬程則告訴 36 碳,跟隨行業 " 卷 " 的周期,儲能行業在明年將會形成很強的淘汰效應。
近日舉辦的 2023 高工鋰電年會上,蜂巢能源董事長楊紅新表示,今年鋰電產業面臨全面過剩挑戰,預計 2024 年 Q1 需求環比下降 20%,供需關系更加惡化。
不過,從行業整體來看,該場年會上的儲能企業高管們對于本輪下行周期的終點預估在 2-3 年后可見,即 2025 到 2026 年——盡管當前市場面臨過剩挑戰,但鋰電產業長期仍然向好。
36 碳注意到,盡管當前產能全面過剩,儲能電池廠商的擴產步伐有所收斂,但都規劃了很高的長期產能目標。
以瑞浦蘭鈞為例,其最新招股書顯示,其今明后三年的設計年產能分別為 69GWh、94GWh、150GWh 以上。而在上一版招股書中,三年設計年產能分別為 77GWh、94GWh、150GWh 以上。雖然今年的產能擴張放緩,但明后年的總目標依然不變。
此外,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億緯鋰能、蜂巢能源等玩家也制定了很高的產能目標,他們 2025 年的預計鋰電池產能分別為 900GWh、600GWh、500GWh、291GWh、154GWh。
當然,儲能電池企業宣布的產能規劃目標有著一定的水分,實際產能要根據實際市場需求進行調整,兩者可能差異較大。但也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廠商對于市場的信心。
儲能領跑者聯盟行業研究總監李炎明認為,擴產目標是企業對未來市場的判斷,也是戰略和競爭的需求。
" 鋰電是一個比較成熟的賽道了,除了革命性的技術突破,規模化的制造能力也是他們競爭的關鍵。尤其是在新舊產能替代的關鍵節點,哪一家率先擁有新產能的規模化制造能力,就可以率先掌握市場,大規模出貨,將同行比下去。" 李炎明表示。
" 在產能過剩下的情況,企業之所以還在各省份走馬圈地,某種程度上都是為未來做準備,上場的玩家也要有足夠的牌和門檻。" 陸少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