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大家,經過14小時01分鐘的努力,150kWh電池續航測試在還剩3%電量的情況下,最終成績達到了1044公里!”12月17日深夜,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個人社交平臺發文稱。
12月17日,李斌與一員工接力駕駛ET7進行150kWh電池包續航測試直播,有超200萬人在蔚來官方直播間進行了在線觀看。
具體來看,其于當天上午6:32從上海世博中心換電站出發,彼時氣溫為零下2攝氏度;在經過慈城、臺州、蒼南、福安、連江、樸里服務區后,最后于當天晚上20:33到達福建省廈門市的龍掘東服務區。
《科創板日報》記者從蔚來方面獲悉,經過超14小時行駛后,此次實測全程1044公里的平均百公里能耗13.2kWh,剩余電量3%,預計仍可行駛超過30公里。
▍“有條件的1000公里”?直播中響起不同聲音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直播測試中,上述車輛的車速出現過91公里/小時、90公里/小時、85公里/小時、78公里/小時等。
其中,李斌在與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隔空連線過程中,幾乎全程時速約為90公里/小時。
據蔚來方面介紹,此次實測不包括停留時間的行駛總時長為12.4小時,平均時速為83.9公里/小時,智能駕駛里程達957公里。另外,沿途氣溫在零下2攝氏度到零上12攝氏度,車上載重約190kg。
“跑90太慢了”“跑90(是)什么意思?”《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直播的評論區中,出現不少關于“車速90碼”的質疑。有部分網友認為,此次測試在高速上行駛時車速過慢,或有省電之嫌。
有鋰電領域從業人士對于此次直播測試分析表示, “若按日常通勤模式行駛,損失能量的結果或許就不一樣了。”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稱,“李斌這次主要行駛的是高速公路,且車上載重約190kg。這次測試沒有裁判,沒有行業專家去進行指導和公正。因此,只能說它測出來結果是一個可供參考的值,不能作為一個權威的標準。”他補充道,“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于企業而言,高管親自下場駕駛測試,是個頗具影響力的營銷宣傳方式。”
“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和汽車總質量存在較大關聯。其中,很多車企為了減輕汽車重量,會以更高成本對材料進行輕量化處理,如:全鋁車身等。”另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同時,電動汽車的實際續航里程效果,還與行駛工況、環境溫度等因素相關,這是一個綜合作用的結果。”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另有部分網友對于此次直播提出了相關建議。
其中,有網友在蔚來官方微博評論區如是建議道:“下次可以速度稍快一點,以及往北方較冷地區開,測試一下實際最低續航里程,然后體驗一下換電、超充。”
▍李斌押注半固態 150度電池包適配所有車型
“靠一塊電池行駛超過1000公里。”隨著此次直播結束,蔚來的150kWh電池包成為焦點。該款電池在2021年1月9日的NIO Day上面世,采用固液混動電解質,屬于半固態電池,能量密度為360Wh/kg。
固態電池是指采用固態電解質的鋰離子電池,其安全性較磷酸鐵鋰更高、能量密度較三元電池更大,但囿于材料應用與技術不成熟、成本高昂等問題,尚未大規模生產,具有高安全性、長壽命與經濟性的半固態電池成了折中路線。
李斌表示,蔚來150度電池包是目前全球量產能量密度最高的電池包,已經做完了一代與二代平臺的所有車型的驗證和公告,近期開始爬產階段,不久的將來會交付給用戶。
他還在直播中稱,蔚來的電池策略是“可充可換可升級”,已經交付的車可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電池升級的選擇。在未來,用戶在有長途需求時可以“按天付費”租用150度電池包,需求結束還可以再換回普通電池包。
資料顯示,蔚來的半固態電池供應商為衛藍新能源。2022年年底,衛藍新能源的車規級半固態電池下線;2023年6月,衛藍新能源將其交付蔚來。
▍半固態電池加速上車 這類材料廠商受關注
蔚來之外,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不少企業都在積極對半固態電池進行技術研發。
從裝車進展來看,11月8日孚能科技半固態電池在遠航Y6首批裝車下線;賽力斯SERES5搭載贛鋒鋰業第一代固態電池,能量密度為260Wh/kg,今年6月已經實現首批交付。此外,上汽、長安、廣汽、北汽等車企也都推出了半固態電池的裝車計劃。
其中,上汽智己將于2024年裝載清陶能源半固態電池;北汽集團于2019年投資了清陶能源,計劃2025年前上市的新車搭載400Wh/kg的固態電池……
華創證券表示,全固態電池量產仍需時日,國內半固態電池將率先產業化。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次電池技術路線的更迭,都會帶來原材料環節的更新。半固態路線對于現有液態鋰離子電池體系更迭小,衛藍、清陶等一級市場固態電池企業和孚能科技、國軒高科、蜂巢能源等動力企業路線選擇有差異,預計2023年陸續看到車端應用。
另外,半固態電池增加了固態電解質涂層、原位固態化鋰鹽等材料,光大證券建議關注例如鋰鑭鋯氧(LLZO)、磷酸鈦鋁鋰(LATP)、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新型鋰鹽等增量材料供應鏈及其供應商。相關公司包括寧德時代、孚能科技、當升科技、華盛鋰電、上海洗霸、東方鋯業、三祥新材、瑞泰新材等。
展望未來,中信證券研報指出,隨著半固態電池產業化與裝車引領,全固態電池未來可期,預計正極材料將從高鎳三元過渡至富鋰錳基,負極將從硅碳負極過渡至金屬鋰。
12月17日,李斌與一員工接力駕駛ET7進行150kWh電池包續航測試直播,有超200萬人在蔚來官方直播間進行了在線觀看。
具體來看,其于當天上午6:32從上海世博中心換電站出發,彼時氣溫為零下2攝氏度;在經過慈城、臺州、蒼南、福安、連江、樸里服務區后,最后于當天晚上20:33到達福建省廈門市的龍掘東服務區。
《科創板日報》記者從蔚來方面獲悉,經過超14小時行駛后,此次實測全程1044公里的平均百公里能耗13.2kWh,剩余電量3%,預計仍可行駛超過30公里。
▍“有條件的1000公里”?直播中響起不同聲音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直播測試中,上述車輛的車速出現過91公里/小時、90公里/小時、85公里/小時、78公里/小時等。
其中,李斌在與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隔空連線過程中,幾乎全程時速約為90公里/小時。
據蔚來方面介紹,此次實測不包括停留時間的行駛總時長為12.4小時,平均時速為83.9公里/小時,智能駕駛里程達957公里。另外,沿途氣溫在零下2攝氏度到零上12攝氏度,車上載重約190kg。
“跑90太慢了”“跑90(是)什么意思?”《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直播的評論區中,出現不少關于“車速90碼”的質疑。有部分網友認為,此次測試在高速上行駛時車速過慢,或有省電之嫌。
有鋰電領域從業人士對于此次直播測試分析表示, “若按日常通勤模式行駛,損失能量的結果或許就不一樣了。”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稱,“李斌這次主要行駛的是高速公路,且車上載重約190kg。這次測試沒有裁判,沒有行業專家去進行指導和公正。因此,只能說它測出來結果是一個可供參考的值,不能作為一個權威的標準。”他補充道,“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于企業而言,高管親自下場駕駛測試,是個頗具影響力的營銷宣傳方式。”
“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和汽車總質量存在較大關聯。其中,很多車企為了減輕汽車重量,會以更高成本對材料進行輕量化處理,如:全鋁車身等。”另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同時,電動汽車的實際續航里程效果,還與行駛工況、環境溫度等因素相關,這是一個綜合作用的結果。”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另有部分網友對于此次直播提出了相關建議。
其中,有網友在蔚來官方微博評論區如是建議道:“下次可以速度稍快一點,以及往北方較冷地區開,測試一下實際最低續航里程,然后體驗一下換電、超充。”
▍李斌押注半固態 150度電池包適配所有車型
“靠一塊電池行駛超過1000公里。”隨著此次直播結束,蔚來的150kWh電池包成為焦點。該款電池在2021年1月9日的NIO Day上面世,采用固液混動電解質,屬于半固態電池,能量密度為360Wh/kg。
固態電池是指采用固態電解質的鋰離子電池,其安全性較磷酸鐵鋰更高、能量密度較三元電池更大,但囿于材料應用與技術不成熟、成本高昂等問題,尚未大規模生產,具有高安全性、長壽命與經濟性的半固態電池成了折中路線。
李斌表示,蔚來150度電池包是目前全球量產能量密度最高的電池包,已經做完了一代與二代平臺的所有車型的驗證和公告,近期開始爬產階段,不久的將來會交付給用戶。
他還在直播中稱,蔚來的電池策略是“可充可換可升級”,已經交付的車可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電池升級的選擇。在未來,用戶在有長途需求時可以“按天付費”租用150度電池包,需求結束還可以再換回普通電池包。
資料顯示,蔚來的半固態電池供應商為衛藍新能源。2022年年底,衛藍新能源的車規級半固態電池下線;2023年6月,衛藍新能源將其交付蔚來。
▍半固態電池加速上車 這類材料廠商受關注
蔚來之外,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不少企業都在積極對半固態電池進行技術研發。
從裝車進展來看,11月8日孚能科技半固態電池在遠航Y6首批裝車下線;賽力斯SERES5搭載贛鋒鋰業第一代固態電池,能量密度為260Wh/kg,今年6月已經實現首批交付。此外,上汽、長安、廣汽、北汽等車企也都推出了半固態電池的裝車計劃。
其中,上汽智己將于2024年裝載清陶能源半固態電池;北汽集團于2019年投資了清陶能源,計劃2025年前上市的新車搭載400Wh/kg的固態電池……
華創證券表示,全固態電池量產仍需時日,國內半固態電池將率先產業化。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次電池技術路線的更迭,都會帶來原材料環節的更新。半固態路線對于現有液態鋰離子電池體系更迭小,衛藍、清陶等一級市場固態電池企業和孚能科技、國軒高科、蜂巢能源等動力企業路線選擇有差異,預計2023年陸續看到車端應用。
另外,半固態電池增加了固態電解質涂層、原位固態化鋰鹽等材料,光大證券建議關注例如鋰鑭鋯氧(LLZO)、磷酸鈦鋁鋰(LATP)、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新型鋰鹽等增量材料供應鏈及其供應商。相關公司包括寧德時代、孚能科技、當升科技、華盛鋰電、上海洗霸、東方鋯業、三祥新材、瑞泰新材等。
展望未來,中信證券研報指出,隨著半固態電池產業化與裝車引領,全固態電池未來可期,預計正極材料將從高鎳三元過渡至富鋰錳基,負極將從硅碳負極過渡至金屬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