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經濟信息社主辦的“電動自行車鋰電安全研討會”12日下午在南京舉行。與會嘉賓表示,隨著電動自行車鋰電市場快速發展,其安全問題備受關注,需要監管部門、行業企業、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加強生產、經銷、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共同構建電動自行車鋰電產業發展長效機制,推動行業安全可持續發展。
電動自行車鋰電市場增長空間廣闊
電動自行車解決了很多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并廣泛應用于快遞、外賣等互聯網經濟末端物流當中,已成為我國城市交通和社會經濟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已達約3.5億輛。
展望未來,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編輯部主任郁濟敏預計,在新國標驅動下的替換需求、即時配送等商用場景需求、巨大保有量下的持續換新需求以及快速增長的出口需求帶動下,我國電動自行車產業仍處于景氣周期,持續增長可期。
目前,我國電動自行車電池以鉛酸電池和鋰電池為主。星恒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馮笑表示,綜合比能量、續航、低溫性能、循環壽命、長期性價比、智能化、環保等多方面指標來看,鋰電池的社會經濟價值要遠超過鉛酸電池。中國的電動自行車要“出海”,必然要過鋰電這一關;電動自行車要成為耐用消費品、智能化產品,也必然要鋰電化。
在新國標實施、綠色出行等因素推動下,電動自行車鋰電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其安全性問題也備受關注,鋰電安全將成為行業健康發展、居民安心消費的重中之重。
多因素造成電動自行車鋰電安全隱患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電池起火等事故時有發生,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對此,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副總隊長丁余平分析稱,在電動自行車配套鋰電池產品供應端,鋰電池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有的甚至是利用不良品電芯串并成大容量的鋰電池模塊,造成產品本質安全風險;部分用戶鋰電池過度充電、過負載使用也容易引發熱失控起火;電動車鋰電池進樓入戶的現象仍然存在,加大了火災防控的難度;此外,電池老化后缺乏有效的回收處理監管機制,也增加了安全風險。
國家輕型電動車及電池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副主任周瀅認為,鋰電安全隱患的深層次原因包括:一是缺少強制性的標準;二是市場上仍然存在使用梯次利用電芯、次品電芯制造的劣質電池;三是大眾對電池安全的認知不夠,存在使用不當、非法改裝等問題;四是電池回收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
就鋰電池產品質量方面,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節能與環保研究所研究員黃曉丹指出,在對電動自行車電池的全國抽檢中發現,虛標(實際容量達不到標稱額定容量)與品控不嚴是電動自行車鋰電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其中,品控不嚴可能導致過充保護、短路保護、低溫充電、防水性能、過放電保護測試不達標。
天眼查產業大數據顯示,我國鋰電池相關企業已超4.4萬家,其中包含一部分非法組裝鋰電池的小工坊,產品質量難以保障。部分企業安全意識薄弱,輕視劣質鋰電產品的風險隱患與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同時,監管環節尚無法在源頭規避劣質偽冒產品進入市場,產品監管力量有待進一步加強。
綠源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執行董事倪捷認為,電動車電池起火事故的原因多樣,主要分為充電環境、違規改裝、舊車老化和電池問題四類。其中前三類問題,作為整車廠或者電池廠沒辦法解決,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解決;對于第四類問題,企業要通過技術創新持續完善鋰電池制造技術和工藝,不斷提升鋰電池用于電動自行車的安全性,將事故概率控制在極低范圍。他還建議通過探索規范的換電模式等減少鋰電池充電發生意外火災事故的概率。
多方合力共促鋰電產業安全可持續發展
電動自行車鋰電產業的安全可持續發展,需要產業鏈各環節共同努力。
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高級工程師周廣連認為,實現本質安全,從源頭抓起至關重要。電動自行車鋰電池燃爆的主要誘因是鋰電池電芯出現熱失控,鋰電池電芯熱失控的初期特征是溫度的快速變化和大量易燃、有毒氣體排出。因此,可通過設置溫度、壓力傳感器實時采集電芯表面溫度、模塊箱內壓力來實現危險狀態的早期探測。通過數據總線、通用通信協議上傳到整車控制器、企業管理平臺、用戶客戶端等多個場景,實現“人車分離期”危險狀態的實時在線監測、及時多途徑預警,避免引起人員傷亡。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四級調研員覃道剛強調,必須注重部門聯動,共同加強全鏈條安全監管,持續在加強電動自行車生產源頭、流通銷售(包括網絡流通渠道)、末端使用、拆解回收環節等安全管控上發力。龍頭企業要帶頭合規經營,將“安全”“規范”的理念放在首要位置,打造可靠高質量的品牌;廣大消費者要增強安全意識,了解車輛私自改裝、非法維修以及購買劣質充電器和蓄電池所存在的安全隱患,避免選購“三無”或者非標、超標電動自行車。在監管過程中“管理成本大、懲罰力度小”的困擾始終存在,主要是電動自行車修理店點多面廣、從業時間長短不一、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此外,部分消費者購買后根據自身需求再行改裝,導致改裝行為非常隱蔽,如更換的新電池來源渠道難掌握,電池產品質量監管難度大,使用回收的舊電池或梯次電池等情況難以發現。
江蘇部分設區市市場監管局的代表也與會研討。無錫市市場監管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處長潘逸剛認為,應盡快推動電動自行車鋰電池的強制性標準出臺,將電動自行車鋰電池納入CCC管理;同時,企業應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加強技術創新,提升鋰電池本質安全水平和使用安全系數。常州市市場監管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處長呂海波認為,對于鋰電安全,正規企業一般都能嚴格把關,要著力通過政策和法律提高那些不規范企業及經銷商家的違法成本,減少劣質鋰電流入市場。蘇州市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董善良認為,非法組裝鋰電池的小工坊嚴重影響了市場環境,容易造成大眾對鋰電池的錯誤認知,要通過各種手段加強抽檢,及時發現不合格品,消除安全隱患。
馮笑認為,市場上出現的劣質鋰電產品以及改裝亂象擾亂了市場秩序。他認為,正規的鋰電企業通過技術創新,能夠保證鋰電池的安全性,建議電池生產企業在安全設計、技術研發方面不斷精進。
中國自行車協會副理事長、江蘇省自行車電動車協會名譽理事長陸金龍建議加強電動自行車鋰電優質品牌的推薦,這不僅將提升終端消費者對鋰電池的市場信心,也有利于我國電動自行車走向東南亞、歐美等海外市場。
黃曉丹表示,歐盟以數字化的“電池護照”強化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一是通過源頭數字化管理,提高造假門檻;二是通過可視化狀態跟蹤,避免電池超期服役;三是通過掃碼即知電池特性,防止改造錯配。
安全知識宣傳教育也是保障鋰電安全應用的必要一環。郁濟敏建議,聯合質檢機構、地方協會、整車企業、電池企業等主體,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鋰電安全騎行、鋰電安全進社區等活動,發起電動車鋰電安全門店自檢行動,向經銷商、門店、消費者普及鋰電安全知識,幫助他們正確認識、銷售和使用鋰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