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正在大力加強國內電池供應鏈的建設,近日美國能源部宣布,將為生產電池和生產電池所需關鍵礦物質的企業,提供35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根據美國能源部的聲明,該部將從2021年簽署的《跨黨派基礎設施投資法案》中撥款,這筆資金旨在通過擴大關鍵礦物、下一代技術和鋰基技術等方面的國內設施,促進美國電池制造和供應鏈。
美國能源部認為,電池是向清潔能源經濟轉型的關鍵部分。同時電池對于國家競爭力也至關重要,可以存儲電網、提高家庭和企業的抗災能力以及實現交通部門的電氣化。
美國能源部預計,到2030年,僅對電動汽車和固定存儲設備的需求,鋰電池市場的規模就將增長5-10倍,因此美國必須投資于加快發展高容量電池(包括非鋰電池)彈性供應鏈的能力。
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經濟學教授邢予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從純粹的經濟角度講,一種產品由一個地方生產會帶來規模效應,但近年來由于國與國之間的信任度下降,而全球價值鏈運作的前提需要相互信任,因而經濟因素考量讓位于非經濟因素(non economic factor)考量,即國家安全。
“互相信任,可以進行分工和合作,每方只做最有能力和優勢的領域,但當情況變化后,各地政府均會投資和使用政策支持,來讓本國企業進入相關領域。”他補充道。
多樣化
根據拜登政府的設想,零排放汽車,即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要在2030年銷售的所有新乘用車中占到一半。
不過,美國國內專家對于其電池材料的供應能否跟上需求感到擔憂。另一些人則擔心,該行業的大部分業務都集中在亞洲。
鋰離子電池是目前電動汽車和清潔電力儲存的主要電池類型。美國能源部此次希望加強鋰電池的供應,因為盡管目前有大量工作正在開發替代品,但美國能源部預計,到2030年鋰電池的需求量將增加5-10倍。
得克薩斯農工大學化學工程教授魯特肯豪斯(Jodie Lutkenhaus)表示,她正在密切關注美國的電池生產和制造情況,“我擔心我們可能會趕不上,最終陷入與半導體行業相同的境地。當疫情期間裝配線停止時,全球微芯片短缺,影響了汽車和電子產品的供應。”
“如果我們不實現電池制造地和材料采購地的多樣化,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電池上。”她表示,“美國必須參與電池生產和制造,這樣才能避免全球電池短缺的情況發生。”
邢予青也表示,疫情疊加地緣政治風險之后,美國等國家的確出現了一種意識上的轉變,即認為在芯片等一些核心產業上不能過度依賴其他國家。
他解釋道,半導體被認為是所有現代產業的脊柱,核心半導體技術發展決定了人工智能、未來通信和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發展,在核心產業上,由于在全球供應鏈方面的信任缺失,所以很多國家要紛紛建立自己的半導體工廠。
資金如何分配
根據美國能源部信息,《跨黨派基礎設施投資法案》為電池材料加工和制造分配了總計60億美元的資金。首輪資助了15個項目,其中包括開采鋰電池中使用的石墨和鎳等關鍵礦物的公司。第二輪將資助類似的公司,但也包括那些依賴于替代化學成分的公司,如液流電池和鈉電池。
據悉,第一輪項目催化了超過58億美元的公共/私人投資。第二輪將促進美國國內電池制造和供應鏈的發展,以有效支持清潔能源轉型。
其入選標準包括:該企業可以確保美國擁有具有競爭力的電池材料加工業,以供應北美電池供應鏈,擴大美國在先進電池制造方面的能力,通過減少美國對關鍵礦物、電池材料、組件和技術的依賴,加強國家安全,提高電池材料和先進電池所需礦物的國內加工能力等。
美國能源部信息顯示,除鋰技術外,能源部還將優先考慮下一代技術和電池化學。此外美國能源部還在征集能夠提高電池級關鍵材料的分離度、擴大正極和負極材料生產設施以及擴大電池組件生產設施的項目。
美國能源部表示,該計劃未來迭代的重點主題領域,將大約每六個月更新一次,以適應市場和技術的發展,投資選擇將連續進行。
具體到資金分配問題,譬如一家公司想建一座工廠,為電動汽車生產陰極材料,可以向美國能源部申請資金,如果該企業被選中,企業將確定工廠的建設成本,并承諾承擔一半的成本,而政府撥款將承擔另一半的成本。
申請資金的概念文件的截止日期為2024年1月9日,正式申請截止日期為2024年3月19日。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工程學副教授麥克道爾(Matthew McDowell)表示,雖然能源部的資金對企業來說并不是決定性的,但《跨黨派基礎設施投資法案》和《通脹削減法案》在過去三年里極大改變了美國電池制造業。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國際項目總裁麥克斯維爾(AmandaMaxwel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通脹削減法案》在引領對美清潔能源投資方面確實奏效,雖然目前對于該法案在資金分配和申請等細節問題方面總有討論,但總體上確實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
根據美國能源部的聲明,該部將從2021年簽署的《跨黨派基礎設施投資法案》中撥款,這筆資金旨在通過擴大關鍵礦物、下一代技術和鋰基技術等方面的國內設施,促進美國電池制造和供應鏈。
美國能源部認為,電池是向清潔能源經濟轉型的關鍵部分。同時電池對于國家競爭力也至關重要,可以存儲電網、提高家庭和企業的抗災能力以及實現交通部門的電氣化。
美國能源部預計,到2030年,僅對電動汽車和固定存儲設備的需求,鋰電池市場的規模就將增長5-10倍,因此美國必須投資于加快發展高容量電池(包括非鋰電池)彈性供應鏈的能力。
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經濟學教授邢予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從純粹的經濟角度講,一種產品由一個地方生產會帶來規模效應,但近年來由于國與國之間的信任度下降,而全球價值鏈運作的前提需要相互信任,因而經濟因素考量讓位于非經濟因素(non economic factor)考量,即國家安全。
“互相信任,可以進行分工和合作,每方只做最有能力和優勢的領域,但當情況變化后,各地政府均會投資和使用政策支持,來讓本國企業進入相關領域。”他補充道。
多樣化
根據拜登政府的設想,零排放汽車,即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要在2030年銷售的所有新乘用車中占到一半。
不過,美國國內專家對于其電池材料的供應能否跟上需求感到擔憂。另一些人則擔心,該行業的大部分業務都集中在亞洲。
鋰離子電池是目前電動汽車和清潔電力儲存的主要電池類型。美國能源部此次希望加強鋰電池的供應,因為盡管目前有大量工作正在開發替代品,但美國能源部預計,到2030年鋰電池的需求量將增加5-10倍。
得克薩斯農工大學化學工程教授魯特肯豪斯(Jodie Lutkenhaus)表示,她正在密切關注美國的電池生產和制造情況,“我擔心我們可能會趕不上,最終陷入與半導體行業相同的境地。當疫情期間裝配線停止時,全球微芯片短缺,影響了汽車和電子產品的供應。”
“如果我們不實現電池制造地和材料采購地的多樣化,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電池上。”她表示,“美國必須參與電池生產和制造,這樣才能避免全球電池短缺的情況發生。”
邢予青也表示,疫情疊加地緣政治風險之后,美國等國家的確出現了一種意識上的轉變,即認為在芯片等一些核心產業上不能過度依賴其他國家。
他解釋道,半導體被認為是所有現代產業的脊柱,核心半導體技術發展決定了人工智能、未來通信和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發展,在核心產業上,由于在全球供應鏈方面的信任缺失,所以很多國家要紛紛建立自己的半導體工廠。
資金如何分配
根據美國能源部信息,《跨黨派基礎設施投資法案》為電池材料加工和制造分配了總計60億美元的資金。首輪資助了15個項目,其中包括開采鋰電池中使用的石墨和鎳等關鍵礦物的公司。第二輪將資助類似的公司,但也包括那些依賴于替代化學成分的公司,如液流電池和鈉電池。
據悉,第一輪項目催化了超過58億美元的公共/私人投資。第二輪將促進美國國內電池制造和供應鏈的發展,以有效支持清潔能源轉型。
其入選標準包括:該企業可以確保美國擁有具有競爭力的電池材料加工業,以供應北美電池供應鏈,擴大美國在先進電池制造方面的能力,通過減少美國對關鍵礦物、電池材料、組件和技術的依賴,加強國家安全,提高電池材料和先進電池所需礦物的國內加工能力等。
美國能源部信息顯示,除鋰技術外,能源部還將優先考慮下一代技術和電池化學。此外美國能源部還在征集能夠提高電池級關鍵材料的分離度、擴大正極和負極材料生產設施以及擴大電池組件生產設施的項目。
美國能源部表示,該計劃未來迭代的重點主題領域,將大約每六個月更新一次,以適應市場和技術的發展,投資選擇將連續進行。
具體到資金分配問題,譬如一家公司想建一座工廠,為電動汽車生產陰極材料,可以向美國能源部申請資金,如果該企業被選中,企業將確定工廠的建設成本,并承諾承擔一半的成本,而政府撥款將承擔另一半的成本。
申請資金的概念文件的截止日期為2024年1月9日,正式申請截止日期為2024年3月19日。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工程學副教授麥克道爾(Matthew McDowell)表示,雖然能源部的資金對企業來說并不是決定性的,但《跨黨派基礎設施投資法案》和《通脹削減法案》在過去三年里極大改變了美國電池制造業。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國際項目總裁麥克斯維爾(AmandaMaxwel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通脹削減法案》在引領對美清潔能源投資方面確實奏效,雖然目前對于該法案在資金分配和申請等細節問題方面總有討論,但總體上確實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