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取得不錯的成績后,理想汽車終于下定決心在智能方向上發力,雖然這個趨勢在理想L9的發布會上就已顯現,但在開年的動員會上重點提及,可見理想汽車在技術投入方面已經做好準備。
回顧2021年初的內部信,理想汽車的目標還是“2025年市場份額達到20%,做中國第一的智能電動品牌”,如今只剩下2年時間,20%的市占率遙不可及,理想又將人工智能納入規劃中,銷售和研發壓力之大,即使是“沒有焦慮”的理想,也難言輕松。
01
扭虧困難,理想汽車離盈利還有多遠?
在“蔚小理”三家新勢力車企中,蔚來重服務,小鵬重技術,理想重差異化。近幾年,增程式的路線為理想汽車帶來了一大批用戶,但技術方面的薄弱和過于摳門的企業文化,讓理想汽車看起來除了“大”,值得點贊的地方屈指可數。
在研發投入上的過分節約,雖然幫助理想度過了最難的2019年,并一度實現了單季度凈利潤轉正,讓這家車企成為最有希望率先盈利的新勢力玩家。但增程路線爭議不斷、地方出臺了限制增程電動汽車的政策以及純電動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主導地位,迫使理想汽車不得不向純電賽道靠攏。
增程與純電雙管齊下,意味著理想汽車的研發投入要加倍。果然,在整個2022年的單季度財報中,理想汽車的研發投入開始追上蔚來和小鵬,與此同時,理想與盈利的距離漸行漸遠。
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個季度,理想汽車的凈利潤分別為-0.11億元、-6.18億元及-16.4億元,虧損逐步加劇。而在此之前,理想汽車的凈利潤一直在盈虧線上下浮動,從拼命搞錢的“優等生”,到為了更有質量地搞錢而負債累累,理想汽車繞了一圈,回到了蔚來、小鵬所處的境遇。
舍得花錢對理想汽車來說并不是一種無用投資,這些投入都是有回報的。2022年,理想全年交付量達13.3萬臺,位居蔚小理之首,并且12月份交付了超過2萬臺新車,理想L9和L8雙雙破萬。
毫無疑問,理想汽車過去一年的表現可圈可點。但何時才能盈利,新勢力車企都沒有底,隔壁小鵬汽車給出的答案是2025年經營利潤轉正,剛放開口袋的理想究竟還要多久,無法預料。
02
人工智能的大餅,為何這個時候畫出來?
蔚小理三家當中,與人工智能這個標簽沒什么關聯的,一定是理想汽車。李想突然提出大力發展人工智能,令人摸不著頭腦。
進軍人工智能,理想汽車給出了具體路線:軟件1.0時代,人類設計、編程并使用軟件;
軟件2.0時代,機器學習并服務人類(包含感知、決策、執行、反饋的閉環)。2023年底,在智能電動車領域,基于BEV感知和Transformer模型、實現端到端訓練的城市NOA導航輔助駕駛將迎來落地,且不依賴高精地圖。
具備自動駕駛的智能電動車,將會成為最早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理想汽車要做的,就是打通AI算法、AI產品、AI操作系統、AI推理芯片、AI訓練平臺以及AI訓練芯片等等節點,打造人工智能的母生態。
聽起來更像是打雞血的口號,或者是給自家產品做技術背書。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李想對自家產品的缺陷可以說十分在意。
1月21日,有理想L9車主反映,自己在高速上行駛時,NOA失靈,遇到前車沒有任何預警和主動剎停,導致L9以100km/h的速度與前車相撞。但理想汽車方面卻表示后臺數據正常,NOA沒有問題。
1月16日,上海一名理想L8 Pro車主夜間駕車遇“幽靈事件”:中控顯示有人追車,實際上車后空無一人。理想方面給出的理由是視覺感知算法BUG,下雨天后視相機會被水滴干擾。
無論是NOA失靈,還是算法上的BUG,可以看出理想汽車在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和視覺識別技術上的缺陷,而一向對此頗為敏感的李想,似乎有意通過內部信給公眾畫一張人工智能的大餅,而NOA導航輔助駕駛,正是他特別提到的點。
Golight點評
技術投入對一家車企而言是必要選項,技術帶來的體驗上的好與差,不能通過畫餅來消除,投入的時間長短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縮小差距的,理想汽車的技術品牌flag,還有待時間檢驗,畢竟前面的吹過的牛皮還沒實現。
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
編輯:辛幼安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GoLight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