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分公司(BYD JAPAN株式會社)在東京召開品牌發布會,宣布正式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并亮相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車型。
與此同時,比亞迪公布并亮相了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即將在日本乘用車市場發售的車型。元PLUS預計于2023年1月發售,海豚和海豹預計分別于2023年年中和下半年發售。
官方資料顯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00個海外城市。
圖源:比亞迪
在中國汽車出海浪潮下,除比亞迪外,還有多家車企已通過在外建廠、合作共贏、或者其他方式加速布局海外乘用車市場。
早在2010年3月,吉利集團便以18億美元收購了福特旗下瑞典沃爾沃汽車的全部股權,包括3個加工廠、1萬多項專利、完整的研發體系、零部件供應鏈等。2017年5月,吉利集團簽約收購了馬來西亞整車企業寶騰49.9%的股權,以及寶騰旗下超級跑車品牌路斯特51%的股權。2018年2月,吉利集團再次以90億美元收購了戴姆勒股份公司9.69%的固有表決權股份。
據國際商報報道,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長安汽車海外基地拓展行動之一,公司與巴基斯坦瑪斯特集團于2019年合資成立了瑪斯特長安汽車有限公司,標志著長安汽車在海外的第一個合資公司正式成立。海外基地的順利投產使長安品牌在當地得到迅速發展,2021年,巴基斯坦市場銷量突破1.7萬臺,同比增長超200%。”
作為最早出海的企業之一,長城汽車通過建立和完善全球海外工廠、研發、服務體系和用戶生態,系統化深耕當地市場。目前,長城汽車在美國、德國、日本、印度、韓國、泰國等國家均設立了海外研發中心。銷售渠道方面,長城的海外經銷商達到了700多家,累計銷量已經達到了100萬輛,銷售范圍涵蓋170多個國家。
此外,海外車企產能收縮,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國內車企出海減輕競爭壓力。中信證券研究發現,以通用汽車為例,早在2015年,通用汽車宣布從歐洲撤出雪佛蘭品牌,并在同年宣布退出俄羅斯市場。2017年,通用汽車將其歐洲業務部門歐寶(Opel)和沃克斯豪爾(Vauxhall)出售給了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PSA),并退出了南非和其他非洲市場。2018年11月,通用汽車在北美本土市場宣布重大調整計劃,關閉設在美國的四家工廠和加拿大的一家工廠,在美國和加拿大大幅裁員,同時削減滯銷車型生產。2020年2月,通用汽車位于泰國的制造工廠被“打包”出售給長城汽車。
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1年,我國新能源車出口58.8萬臺,呈現持續走強的態勢。其中,中國汽車對歐洲的出口超過了200%的增長速度,對北美洲的出口增速也超過了100%。2022年1-4月,汽車企業出口72.3萬輛,同比增長39.4%。
中信證券發布報告指出,2021年是中國汽車出海“高光期”的元年,電動車出海貢獻了重要的增量。復盤過去幾年的我國汽車出口銷量,2017年至2020年始終保持在100+萬輛的水平,但是2021年出口呈現出亮眼的增長。據中汽協數據統計,2021年我國汽車出口銷量實現201.5萬輛,同比漲幅達101%,首次突破200萬輛大關。
2022年1-5月出口近百萬輛,增長勢頭不減。2022年1至5月,出口銷量96.9萬輛,同比+44.7%,汽車生產雖受疫情影響明顯,但仍延續了快速增長的勢頭。特斯拉在中國建廠提升部分增量,但同樣受上海疫情影響特斯拉1~5月出口量約10萬輛,占比不足10%。排除特斯拉的出口量后,我國自主品牌月度汽車出口量仍表現出強勢增長,今年5月疫情影響緩和后,單月出口量躍升至24.5萬輛,同比+73.4%,國內疫情防控壓力減輕后,出口供給不足的問題將會逐步得到緩解。
圖源:中信證券
此外,中信證券表示,從結構看,我國向六大洲均有出口,亞洲是出口第一大市場,占整體出口量的 33.5%。國產汽車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市占率普遍不高于 6%,在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市占率略高于 10%,但整體都并非高位。對比之下,在非洲的市場占有率遠超上述幾大市場,且逐年攀升,從2018年到2021年,市占率從13.4%提升至21.5%。
可以看出,雖然在歐亞美洲等市場中國車企目前的市占率不高,但從2018年到2021年,在全球各個市場中國國產汽車的占比均有提升,在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占比提升顯著,中國汽車的競爭力正在逐漸凸顯。
中信證券研究部預計,中國車企2025/2030年海外銷量有望達到300萬/550萬輛。中短期內燃車出海貢獻較大,但是長期來看,新能源車出海前景更加廣闊。原因大致表現為: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提升,歐洲作為新能源車支持政策最積極、燃油車退出計劃最堅定的地區,2030年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到達 50%以上;除非洲、南美洲之外的市場,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達到20%-30%。此外,由于中國汽車企業在BEV、PHEV上的比較優勢,新能源車里面中國品牌份額有望擴大。
在出海增量方面,中信證券認為主要會被頭部自主品牌和新勢力企業分享。預計2021~2025 年/2025~2030年海外市場有望為中國自主車企帶來約140萬/240萬輛的增量。海外市場的增量主要由頭部自主企業及新勢力分享。預計上汽乘用車、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及新勢力中海外策略較為積極的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獲益最大。
此外,比亞迪目前以商用車出海為主,乘用車未實現海外交付,但中信證券認為在車企出海的大背景下,比亞迪選擇探索海外市場是大勢所趨,憑借公司在EV領域的技術積累深厚,比亞迪有望出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