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光伏產業鏈價格已進入底部區間,行業整體處于“失血”狀態,現金流、盈利水平開始惡化。業內對于行業何時迎來拐點頗為期待。近期,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與多位企業負責人展開交流,業內普遍認為今年四季度或是觀察行業拐點的重要窗口,伴隨產能出清,一些企業會被淘汰出局。
受訪人士判斷,未來1到2個月內伴隨硅料停產面加大,硅料價格或有小幅反彈,但年內硅料價格反彈空間較為有限,下半年基本處于頭部企業微利或盈虧平衡,邊際產能持續虧現金的狀態。由于硅片、電池片、組件環節普遍處于高度同質化的過剩狀態,下半年也將持續出清,預計行業盈利維持較低水平,價格趨勢預計與硅料基本一致。
與此同時,光伏行業在尋找新的機會,如海外多元化布局將改變過去押注單一市場的做法;光儲融合發展是不少企業選擇的方向,在儲能電芯及系統集成上同步發力,以期發揮一體化布局的優勢,拓展新的增長點。
四季度有望出現拐點
在近期的一場行業會議上,國金證券新能源與電力設備首席分析師姚遙提出了一個問題——光伏主產業鏈經營現金流大幅轉負、“失血”狀態還能持續多久?
事實上,隨著產業鏈價格大幅走低,光伏行業的“失血”已從單一環節蔓延至全產業鏈,從二三線廠商波及至行業龍頭。
據姚遙觀察,因行業季節性因素,今年一季度企業發貨及備貨增多,確認收入比例相對較少,從歷史上看,光伏主產業鏈環節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通常處于較低水平,而受到盈利下降影響,今年一季度主產業鏈各環節經營性現金流顯著下降;盈利承壓背景下,企業加大融資力度,融資現金流顯著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光伏主產業鏈主要標的賬面現金(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合計約2557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出211億元,投資現金流出308億元,合計519億元。
姚遙說,今年一季度,企業備貨規模較大、后續將逐步確認收入,但考慮到二季度經營端現金壓力加大,若后續籌資減量、不放緩擴產,即使不考慮銀行抽貸等潛在外部影響因素,行業也將在5個季度內“耗盡現金”。
“光伏行業出現的問題還是因為產能過剩。”愛旭股份董事長陳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這輪產能過剩自上而下,其中硅料過剩2—3倍,硅片過剩1.5—2倍,電池稍微好一點,過剩1.3—1.5倍,組件過剩2—3倍。“觀察行業拐點的重要信號是主產業鏈的某一個環節不再過剩。”
陳剛估計,行業拐點最早會在四季度出現,“硅料或是硅片(都有可能),也許是電池也不奇怪,最終看四個環節中哪個環節低效產能率先出清。”
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產業鏈價格有望在6月迎來底部。“現在整個產業鏈很少有可以盈利的企業,低于現在的價格,我覺得基本上不太可能。當然不能排除有些企業殊死一搏,硬拼更低的價格。”她判斷,三四季度光伏產品價格會回升。
“為什么我認為行業拐點會在三四季度,因為全行業虧損且大部分企業現金流有限,虧兩三個季度或許還能承受,再虧四個季度就虧不起了,到了三四季度市場總會上去的,至少是回暖的趨勢。”錢晶補充說,保持健康的現金流是晶科今年的重要課題。
“一定要有人離開‘牌桌’,才是反轉信號。”關于行業拐點的判斷,協鑫科技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的觀點更為直截了當。以硅料環節為例,他認為,當有大量硅料新玩家退出、破產、資不抵債或爆雷時,市場底部就到了。“但目前業內都覺得還虧得起,因為去年、前年還掙了些錢,所以現在根本不是底,還處在拉鋸戰,且這個拉鋸戰今年幾乎看不到頭。”
此外,協鑫科技高級副總裁胡澤義認為,硅料環節出清信號與內蒙古光伏新政密切相關,有兩個可以用來判斷的點位,一是內蒙古地區新項目獲批情況,特別是高耗能的多晶硅項目獲批情況;二是內蒙古會不會取消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價的政策。
挖掘差異化優勢
過去幾年,光伏行業的迭代升級圍繞產品尺寸及電池技術展開;如今,各主要廠商在產品尺寸上相繼達成共識,TOPCon也成為電池技術的絕對主流,HJT、xBC等技術占比較小,產品價格的持續下跌進一步抹平了技術上的差異性,行業又回到了同質化競爭的起跑線。
面對這種情況,各家廠商有哪些差異化的競爭策略?
陳剛提出,面對低價競爭,企業要研發和生產更多可以為客戶帶來價值的產品。“現在已經到了客戶時代,也就是客戶會去評估產品給他帶來的價值,然后給產品合理定價。愛旭通過將客戶的場景價值更大化,多出來的價值部分,我們與客戶與合作伙伴來分享。因此,我們的策略是給客戶帶來更多高功率、高收益、更安全、更長久的產品。”
陳剛強調了精細化運作的重要性,特別是,過去光伏產業比較容易參與,一兩款產品就能包打天下。“這實際上是漠視客戶需求,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要不斷地把客戶場景區分開來,挖掘每個場景的價值,幫助客戶提升在各個場景的收益,這樣才會得到客戶的認同。”
愛旭股份是為數不多主推ABC技術產品的廠商之一,陳剛介紹說,公司將加快ABC產品的市場教育、培養及擴大工作。他認為,能夠提供差異化產品的企業,對客戶而言是有好處的。“去年,通過一系列努力,歐洲、日韓等高附加值地區客戶已經認同了我們的產品,并且改變了他們同質化、只講價格的習慣,會根據不同產品在對應場景中提供的價值來定價。”
在錢晶的理解中,差異化還有另一層含義。舉例來說,雖然眾多廠商都選擇TOPCon技術路線,但有的企業還處在技術研發階段,有的已經實現了量產;有的企業雖然已經量產出貨,但還有企業實現了100GW的出貨,積累了大量經驗。
“這100GW的生產數據就是基礎,我們能借此不斷提升產品效率,知道哪里出了問題。”錢晶補充說,雖然各家廠商技術上差異不大,但這種生產經驗的積累并不在同一個水平,也不是能被輕易復制的,“外表雖然差不多,但里子不一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在與錢晶的交流中,她強調了當前環境下企業市場化能力強弱的意義。“前兩年,只要有產能,廠商生產出來的產品就能賣出去。但是,現在有產品不見得賣得出去,企業的市場化能力、客戶的信任度及企業整體的交付及服務水平都是很關鍵的。”
此外,錢晶認為,企業的多元化市場布局也很關鍵,如果僅僅把所有銷售集中在單一市場或者僅有的幾個市場,一旦這些市場發生波動,對于企業而言都是毀滅性的災難。
海外多元化布局
正如錢晶所言,近期,中國光伏企業位于東南亞的產能布局正在遭遇一輪調整,該區域工廠生產的產品原本專為美國市場客戶生產,由于反規避調查豁免期結束,這些東南亞產能已經很難再向美國市場出口。
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在公司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上曾提到三點反思,其中之一就是針對地緣政治惡化局面的準備與判斷不足,導致過去兩三年東南亞產能對應的美國業務損失較大。“如果公司不是‘皮糙肉厚’,這件事情就能把公司擊垮。”
李振國表示,下一步隆基綠能在產能及業務布局上會有更深刻的考慮。“公司在其他海外的布局最近都在調研分析,東南亞等地在產能成本、技術施行等方面和中國制造還是差很多,以后會總體更謹慎地去考慮。美國組件廠的命運不用太擔憂,后面幾年單子都是滿的。”
無論是在產能布局還是市場開拓方面,多家企業都向記者提到了新的思路。
胡澤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今年5月,協鑫科技全資子公司協鑫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與穆巴達拉主權基金的全資子公司MDC POWER訂立合作協議,雙方探討合作開發阿聯酋首個多晶硅生產設施。“這是協鑫的首個海外顆粒硅項目,意義重大,更重要的意義是隨項目將建立的硅生態。”
胡澤義認為,走向海外市場,對于中國光伏企業來說,最大的障礙并不是運費和“高額關稅”等限制性措施,而是產品銷售如何讓世界能夠發現共贏的美好。“我們要去那里建立硅生態,將已有及潛在合作伙伴帶過去,在周邊做拉晶、硅片、電池等,也包括協鑫下游的公司。”
他提出,雖然目前歐美高關稅的手段再次被祭出,但是歐美和全世界并沒有放棄新能源的發展,產品依舊有需求,就需要以更合適的路徑走出去。
從海外產能布局來看,除了中東,赴美設廠也是行業普遍共識。近日,阿特斯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5GW工廠正式啟用,該工廠主要生產基于TOPCon電池技術的光伏組件。同時,阿特斯在美國的電池片工廠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去年10月底,阿特斯宣布將在印第安納州投建5GW高效N型電池片項目,總投資約8.39億美元,預期于2025年底投產。
海外市場規劃方面,愛旭股份副總經理夏恒亮的觀點有一定代表性。據他介紹,愛旭首先將聚焦高價值市場,包括歐洲、日韓、澳洲等,目前公司正在加大中國市場的投入,而接下來,公司將關注亞非拉市場,“我們希望通過三至五年基本完成全球布局,同時要深耕這些市場、做好本土化。”
新趨勢:光儲融合發展
在光伏主產業鏈受到沖擊的背景下,不少企業將“光伏+儲能”融合發展視為重要方向。
在2024 SNEC光伏展上,天合光能發布了多元場景的一站式工商業光儲融合解決方案及產品。天合儲能總裁孫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了公司發展光儲業務的優勢。以電芯為例,電芯是決定儲能系統性能和成本非常關鍵的一個要素,“從現階段來看,磷酸鐵鋰已經是一個被行業公認的相對成熟的電化學體系平臺,我們正從兩個方面進行延伸研發。”
具體來看,一方面,今年天合光能推出了單體大容量的500Ah+專用儲能電芯,通過結構上、尺寸上的創新,把成本降下來,形成競爭力;另一方面,從材料上進行優化,雖然體系不變,但材料上持續優化。
“我們內部研發找準的方向還是寬溫域(即耐高溫電池)。隨著儲能逐步進入各個細分賽道,使用場景有很大差異,如果電芯能在更寬的溫域中、有多種適應性,會給業主帶來更多的收益,同時在系統與設計層面,也會減少相應的成本。”孫偉透露,天合光能的耐高溫電池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預計最快在明年正式推向市場。
此外,孫偉認為,未來光儲一體智慧能源的解決方案肯定要服務于電網,對電網的理解可能是未來企業能否生存下去非常關鍵的指標,是分水嶺。“天合最大的優勢就是用全產業鏈的布局,交/直流側,包括軟硬件的布局,給客戶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
“光儲融合是大趨勢,這是毋庸置疑的。光儲融合不僅僅是在物理上進行設備安裝,未來更多是在光儲設施的控制及調用上去發力。”晶科能源儲能事業部產品總經理吳殿峰告訴記者,晶科將重點發展光儲的智能控制技術,“儲能要調節電網頻率、電壓等,還要適應光伏的波動性,并實時監測電網的狀態,才能讓光伏真正地像傳統能源一樣進入電網,這樣電網也可以敞開地接收光伏等新能源電力,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據吳殿峰介紹,今年晶科儲能業務有一些國內外比較好的訂單落地,特別是海外大訂單正在接洽,今年應該在這方面會有所增長。
談及愈發激烈的儲能市場競爭情況,吳殿峰認為,從長遠來說,儲能價格還會繼續下探,最后到能源投資商安裝儲能能夠有收益,儲能市場才能真正迎來春天。“在這個過程中,低質量的企業可能會被淘汰,只有高質量、成本又能控制好的企業,才能夠在市場中活下來。”
受訪人士判斷,未來1到2個月內伴隨硅料停產面加大,硅料價格或有小幅反彈,但年內硅料價格反彈空間較為有限,下半年基本處于頭部企業微利或盈虧平衡,邊際產能持續虧現金的狀態。由于硅片、電池片、組件環節普遍處于高度同質化的過剩狀態,下半年也將持續出清,預計行業盈利維持較低水平,價格趨勢預計與硅料基本一致。
與此同時,光伏行業在尋找新的機會,如海外多元化布局將改變過去押注單一市場的做法;光儲融合發展是不少企業選擇的方向,在儲能電芯及系統集成上同步發力,以期發揮一體化布局的優勢,拓展新的增長點。
四季度有望出現拐點
在近期的一場行業會議上,國金證券新能源與電力設備首席分析師姚遙提出了一個問題——光伏主產業鏈經營現金流大幅轉負、“失血”狀態還能持續多久?
事實上,隨著產業鏈價格大幅走低,光伏行業的“失血”已從單一環節蔓延至全產業鏈,從二三線廠商波及至行業龍頭。
據姚遙觀察,因行業季節性因素,今年一季度企業發貨及備貨增多,確認收入比例相對較少,從歷史上看,光伏主產業鏈環節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通常處于較低水平,而受到盈利下降影響,今年一季度主產業鏈各環節經營性現金流顯著下降;盈利承壓背景下,企業加大融資力度,融資現金流顯著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光伏主產業鏈主要標的賬面現金(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合計約2557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出211億元,投資現金流出308億元,合計519億元。
姚遙說,今年一季度,企業備貨規模較大、后續將逐步確認收入,但考慮到二季度經營端現金壓力加大,若后續籌資減量、不放緩擴產,即使不考慮銀行抽貸等潛在外部影響因素,行業也將在5個季度內“耗盡現金”。
“光伏行業出現的問題還是因為產能過剩。”愛旭股份董事長陳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這輪產能過剩自上而下,其中硅料過剩2—3倍,硅片過剩1.5—2倍,電池稍微好一點,過剩1.3—1.5倍,組件過剩2—3倍。“觀察行業拐點的重要信號是主產業鏈的某一個環節不再過剩。”
陳剛估計,行業拐點最早會在四季度出現,“硅料或是硅片(都有可能),也許是電池也不奇怪,最終看四個環節中哪個環節低效產能率先出清。”
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產業鏈價格有望在6月迎來底部。“現在整個產業鏈很少有可以盈利的企業,低于現在的價格,我覺得基本上不太可能。當然不能排除有些企業殊死一搏,硬拼更低的價格。”她判斷,三四季度光伏產品價格會回升。
“為什么我認為行業拐點會在三四季度,因為全行業虧損且大部分企業現金流有限,虧兩三個季度或許還能承受,再虧四個季度就虧不起了,到了三四季度市場總會上去的,至少是回暖的趨勢。”錢晶補充說,保持健康的現金流是晶科今年的重要課題。
“一定要有人離開‘牌桌’,才是反轉信號。”關于行業拐點的判斷,協鑫科技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的觀點更為直截了當。以硅料環節為例,他認為,當有大量硅料新玩家退出、破產、資不抵債或爆雷時,市場底部就到了。“但目前業內都覺得還虧得起,因為去年、前年還掙了些錢,所以現在根本不是底,還處在拉鋸戰,且這個拉鋸戰今年幾乎看不到頭。”
此外,協鑫科技高級副總裁胡澤義認為,硅料環節出清信號與內蒙古光伏新政密切相關,有兩個可以用來判斷的點位,一是內蒙古地區新項目獲批情況,特別是高耗能的多晶硅項目獲批情況;二是內蒙古會不會取消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價的政策。
挖掘差異化優勢
過去幾年,光伏行業的迭代升級圍繞產品尺寸及電池技術展開;如今,各主要廠商在產品尺寸上相繼達成共識,TOPCon也成為電池技術的絕對主流,HJT、xBC等技術占比較小,產品價格的持續下跌進一步抹平了技術上的差異性,行業又回到了同質化競爭的起跑線。
面對這種情況,各家廠商有哪些差異化的競爭策略?
陳剛提出,面對低價競爭,企業要研發和生產更多可以為客戶帶來價值的產品。“現在已經到了客戶時代,也就是客戶會去評估產品給他帶來的價值,然后給產品合理定價。愛旭通過將客戶的場景價值更大化,多出來的價值部分,我們與客戶與合作伙伴來分享。因此,我們的策略是給客戶帶來更多高功率、高收益、更安全、更長久的產品。”
陳剛強調了精細化運作的重要性,特別是,過去光伏產業比較容易參與,一兩款產品就能包打天下。“這實際上是漠視客戶需求,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要不斷地把客戶場景區分開來,挖掘每個場景的價值,幫助客戶提升在各個場景的收益,這樣才會得到客戶的認同。”
愛旭股份是為數不多主推ABC技術產品的廠商之一,陳剛介紹說,公司將加快ABC產品的市場教育、培養及擴大工作。他認為,能夠提供差異化產品的企業,對客戶而言是有好處的。“去年,通過一系列努力,歐洲、日韓等高附加值地區客戶已經認同了我們的產品,并且改變了他們同質化、只講價格的習慣,會根據不同產品在對應場景中提供的價值來定價。”
在錢晶的理解中,差異化還有另一層含義。舉例來說,雖然眾多廠商都選擇TOPCon技術路線,但有的企業還處在技術研發階段,有的已經實現了量產;有的企業雖然已經量產出貨,但還有企業實現了100GW的出貨,積累了大量經驗。
“這100GW的生產數據就是基礎,我們能借此不斷提升產品效率,知道哪里出了問題。”錢晶補充說,雖然各家廠商技術上差異不大,但這種生產經驗的積累并不在同一個水平,也不是能被輕易復制的,“外表雖然差不多,但里子不一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在與錢晶的交流中,她強調了當前環境下企業市場化能力強弱的意義。“前兩年,只要有產能,廠商生產出來的產品就能賣出去。但是,現在有產品不見得賣得出去,企業的市場化能力、客戶的信任度及企業整體的交付及服務水平都是很關鍵的。”
此外,錢晶認為,企業的多元化市場布局也很關鍵,如果僅僅把所有銷售集中在單一市場或者僅有的幾個市場,一旦這些市場發生波動,對于企業而言都是毀滅性的災難。
海外多元化布局
正如錢晶所言,近期,中國光伏企業位于東南亞的產能布局正在遭遇一輪調整,該區域工廠生產的產品原本專為美國市場客戶生產,由于反規避調查豁免期結束,這些東南亞產能已經很難再向美國市場出口。
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在公司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上曾提到三點反思,其中之一就是針對地緣政治惡化局面的準備與判斷不足,導致過去兩三年東南亞產能對應的美國業務損失較大。“如果公司不是‘皮糙肉厚’,這件事情就能把公司擊垮。”
李振國表示,下一步隆基綠能在產能及業務布局上會有更深刻的考慮。“公司在其他海外的布局最近都在調研分析,東南亞等地在產能成本、技術施行等方面和中國制造還是差很多,以后會總體更謹慎地去考慮。美國組件廠的命運不用太擔憂,后面幾年單子都是滿的。”
無論是在產能布局還是市場開拓方面,多家企業都向記者提到了新的思路。
胡澤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今年5月,協鑫科技全資子公司協鑫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與穆巴達拉主權基金的全資子公司MDC POWER訂立合作協議,雙方探討合作開發阿聯酋首個多晶硅生產設施。“這是協鑫的首個海外顆粒硅項目,意義重大,更重要的意義是隨項目將建立的硅生態。”
胡澤義認為,走向海外市場,對于中國光伏企業來說,最大的障礙并不是運費和“高額關稅”等限制性措施,而是產品銷售如何讓世界能夠發現共贏的美好。“我們要去那里建立硅生態,將已有及潛在合作伙伴帶過去,在周邊做拉晶、硅片、電池等,也包括協鑫下游的公司。”
他提出,雖然目前歐美高關稅的手段再次被祭出,但是歐美和全世界并沒有放棄新能源的發展,產品依舊有需求,就需要以更合適的路徑走出去。
從海外產能布局來看,除了中東,赴美設廠也是行業普遍共識。近日,阿特斯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5GW工廠正式啟用,該工廠主要生產基于TOPCon電池技術的光伏組件。同時,阿特斯在美國的電池片工廠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去年10月底,阿特斯宣布將在印第安納州投建5GW高效N型電池片項目,總投資約8.39億美元,預期于2025年底投產。
海外市場規劃方面,愛旭股份副總經理夏恒亮的觀點有一定代表性。據他介紹,愛旭首先將聚焦高價值市場,包括歐洲、日韓、澳洲等,目前公司正在加大中國市場的投入,而接下來,公司將關注亞非拉市場,“我們希望通過三至五年基本完成全球布局,同時要深耕這些市場、做好本土化。”
新趨勢:光儲融合發展
在光伏主產業鏈受到沖擊的背景下,不少企業將“光伏+儲能”融合發展視為重要方向。
在2024 SNEC光伏展上,天合光能發布了多元場景的一站式工商業光儲融合解決方案及產品。天合儲能總裁孫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了公司發展光儲業務的優勢。以電芯為例,電芯是決定儲能系統性能和成本非常關鍵的一個要素,“從現階段來看,磷酸鐵鋰已經是一個被行業公認的相對成熟的電化學體系平臺,我們正從兩個方面進行延伸研發。”
具體來看,一方面,今年天合光能推出了單體大容量的500Ah+專用儲能電芯,通過結構上、尺寸上的創新,把成本降下來,形成競爭力;另一方面,從材料上進行優化,雖然體系不變,但材料上持續優化。
“我們內部研發找準的方向還是寬溫域(即耐高溫電池)。隨著儲能逐步進入各個細分賽道,使用場景有很大差異,如果電芯能在更寬的溫域中、有多種適應性,會給業主帶來更多的收益,同時在系統與設計層面,也會減少相應的成本。”孫偉透露,天合光能的耐高溫電池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預計最快在明年正式推向市場。
此外,孫偉認為,未來光儲一體智慧能源的解決方案肯定要服務于電網,對電網的理解可能是未來企業能否生存下去非常關鍵的指標,是分水嶺。“天合最大的優勢就是用全產業鏈的布局,交/直流側,包括軟硬件的布局,給客戶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
“光儲融合是大趨勢,這是毋庸置疑的。光儲融合不僅僅是在物理上進行設備安裝,未來更多是在光儲設施的控制及調用上去發力。”晶科能源儲能事業部產品總經理吳殿峰告訴記者,晶科將重點發展光儲的智能控制技術,“儲能要調節電網頻率、電壓等,還要適應光伏的波動性,并實時監測電網的狀態,才能讓光伏真正地像傳統能源一樣進入電網,這樣電網也可以敞開地接收光伏等新能源電力,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據吳殿峰介紹,今年晶科儲能業務有一些國內外比較好的訂單落地,特別是海外大訂單正在接洽,今年應該在這方面會有所增長。
談及愈發激烈的儲能市場競爭情況,吳殿峰認為,從長遠來說,儲能價格還會繼續下探,最后到能源投資商安裝儲能能夠有收益,儲能市場才能真正迎來春天。“在這個過程中,低質量的企業可能會被淘汰,只有高質量、成本又能控制好的企業,才能夠在市場中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