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汕比亞迪(002594)汽車工業園總裝生產線,車間正開足馬力加緊生產比亞迪漢、仰望等中高端主力車型。近日,工信部批復同意比亞迪深圳新能源乘用車工廠在深汕特別合作區遷址擴建。這標志著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域建設世界級汽車制造城上取得里程碑意義的重大突破。
當前,深圳市正按照“先行示范、走在前列”的總要求,以新質生產力推動建設具有深圳特點和深圳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落子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成為重要一環。作為深圳都市圈新戰略增長極,深汕特別合作區堅定以新質生產力為引導,錨定全域建設世界級汽車制造城的目標,著力構建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主,以新型儲能、新材料、智能制造機器人產業為輔的現代產業格局,奮力打造重大產業項目承載地、新引進重大項目目的地、區域高質量發展孵化器、驅動器,為深圳躋身全球“萬億級”汽車城俱樂部注入新的推動力、支撐力。
一片熱土
新質生產力勢能孕育集聚
時針撥回2021年8月,作為深圳本土成長起來的制造業龍頭企業——比亞迪牽手深汕特別合作區,投資50億元建設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一期項目,2022年1月簽約投資200億元,建設二期項目,拉開了全域建設世界級汽車制造城的帷幕。
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一、二期總投資250億元,全部達產后年產值超2100億元,可提供5.4萬多個工作崗位。一期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項目,16棟廠房已于去年12月23日全面投產。二期為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基地,將成為比亞迪在華南釋放產能的重點區域。
全力建廠、快速強鏈、高效建城。深汕特別合作區從區各單位抽調精干隊伍,全力打好土地整備攻堅戰,以高效充沛的土地整備和供應實力,為比亞迪供應連片平方公里級優質產業用地,為深圳發展大工業構建強大支撐力。
近年來,深汕加速整備“平方公里級”高品質土地空間,累計收儲土地39.15平方公里,完成土地供應12.2平方公里。同時,規劃建設8個高水平產業空間,建筑面積254萬平方米,加快打造“百萬平方米級”高標準產業用房,增強土地空間利用效能,先后吸引了京西重工、東風李爾、佛吉亞、壁虎科技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頭部企業入駐。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領域,誰能盡快占領制高點,誰就能在未來占據優勢。為了提高生產效能,在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二期沖刺投產期間,每小時供氣能力達1萬立方米的臨時氣化站提前建成,通港大道提前7個月通車,元云變電站僅用10個月實現投產……深汕特別合作區充分發揮比亞迪項目服務工作專班服務保障作用,從施工許可、空間保障、建設經營、基礎配套、企業用工、就醫就學等多方面提供服務,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難點堵點,創造從簽約到投產的“深汕速度”。
“‘凡承諾必兌現、凡政策必落實、凡請求必回應’令人印象深刻。”比亞迪相關負責人感慨道,從項目征遷,到“七通一平”的協調,再到成立服務專班,全天候、零距離處理各種“疑難雜癥”,深汕特別合作區政府部門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幫企業所需,助力企業發展,打造與深圳“同城同質同效”的一流營商環境。
一個新港
新質生產力拓展開放平臺
當前,新能源汽車出口成為中國外貿的新亮點。在比亞迪布局的各大生產基地中,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是唯一一個重點面向海外市場、實現“港廠聯動”模式的大型生產基地。新能源汽車從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二期下線后,僅需5分鐘車程即可抵達小漠國際物流港。
小漠國際物流港是天然深水良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建有粵東地區泊位等級最高的多用途公共碼頭,定位打造成為深圳港東翼發展核心港、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門戶港、華南外貿汽車滾裝樞紐港、國際汽車貿易樞紐中心。
小漠國際物流港已開辟通關“綠色通道”,駐地口岸聯檢部門實行“一次登臨、聯合檢查”機制,將查驗程序壓縮至1小時,確保汽車出口“零延時”。建立起一站式監管,提供24小時港口作業及進出港服務,實現“抵港直裝”。
作為深圳市唯一開通汽車滾裝業務的港口,小漠國際物流港2023年汽車滾裝出口量超2萬輛,占全市港口汽車運輸出口的近三成。2024年新年伊始,“小漠港-歐洲”航線正式開通,搭載5000多輛新能源汽車的“開拓者1號”開啟了比亞迪“國產自運”時代。2月8日,“小漠-南美”滾裝新航線正式開通,這是繼東南亞、中東、地中海、紅海、歐洲滾裝外貿航線后的第6條滾裝外貿航線。小漠國際物流港不斷加快全球海運網絡布局,提升在國際航運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3月5日,深汕特別合作區海關統計經濟區劃代碼“4415999T”正式施行,加速完善深汕內外貿一體化制度體系。截至目前,小漠國際物流港汽車滾裝出口量已超3萬輛,呈現爆發式增長勢頭。
港為城用、城以港興。小漠國際物流港正推進防波堤、疏港鐵路、滾裝碼頭等建設。今年初,《深圳市2024年促進汽車出口工作方案》正式印發,支持深汕汽車制造和出口,縱深推動汽車“產運貿”一體化發展。
深汕特別合作區創新“港廠聯動”模式,正加快構建高效、便捷、通達的港廠聯動服務圈、推進小漠國際物流港整車出口業務發展,謀劃設立綜合保稅區,打造新能源汽車上游原材料集散地,吸引華南等地車企將該地作為主要出口港。
預計2024年,小漠國際物流港將實現汽車外貿年運輸量超7萬輛,到2030年將突破100萬輛。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強勢驅動下,深汕特別合作區正快速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為對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支點。
一座新城
新質生產力夯實發展根基
這個春天,新質生產力的浪潮正席卷南海之濱。
從制造業“起家”到制造業“當家”,廣東制造從“珠江水、廣東糧、嶺南衣、粵家電”,到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等,廣東制造業不斷迭代升級。
乘著產業躍遷升級的東風,深圳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最完善的城市之一,正在向高標準規劃建設“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不斷邁進。新能源汽車產業也成為深圳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動力源。2023年,深圳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7.3%,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04.2%。“一超多強更多新銳”企業格局雛形顯現,比亞迪、欣旺達(300207)、貝特瑞等龍頭企業產能擴張持續釋放。
《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將深汕特別合作區全域建設為世界級汽車制造城,加快構建“一港一核三區四帶”產城港融合發展新格局。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落子在“實”,特點在“新”,關鍵在“優”。深汕特別合作區正利用區位、政策、空間等優勢,乘勢而上全域打造世界級汽車制造城,把制造業這份厚實家當做優做強,著力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戰略性產業集群,助力廣東制造業從“壓艙石”躍升為“頂梁柱”。
戰新產業(300832)、未來產業越枝繁葉茂,就越能裂變出新質生產力。比亞迪作為國產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深汕特別合作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鏈主企業,正帶動上下游優質企業集聚,構建從汽車新材料、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整車制造到汽車貿易出口的完整產業生態。
2023年底,深汕特別合作區飛馳智能科技產業園內,東風李爾產線正式投產運行,創下深汕當年拿地、當年動工、當年投產新紀錄。協鑫集團新型儲能基地項目和德方納米(300769)新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項目相繼開工,近百億級頭部企業“雙翼”展翅,為深汕建設產業新城增添強勁動能。同時,京西重工智能座艙產業園和延鋒國際智能座艙產業園等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項目也在比亞迪整車制造基地旁加快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聚焦“一主三輔”上下游產業,補鏈、延鏈、強鏈全產業鏈發力,新能源汽車產業成蓄勢騰飛之勢。
1月17日,2024年深汕特別合作區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吸引逾300位區內外企業代表共謀發展之道。此次簽約項目來自教育、金融等領域,均為頭部機構、企業,深職大、深圳天使母基金入局,為深汕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進一步強化教育和現代服務業提供支撐,加快人才鏈、創新鏈、資金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
深汕特別合作區不僅“優在區位”,更是“贏在服務”。《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新能源汽車城發展規劃(2023-2030年)》,賦予深汕全域建設世界級汽車制造城的定位。深汕產業政策與深圳無縫對接,市、區兩級政策疊加,《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支持商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加快科技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等政策相繼出臺,建立覆蓋“招引落地一投資開工一培育壯大一服務保障”產業發展全流程全周期的產業支撐政策措施體系,與深圳一體化的政策環境持續優化提升,內生動力全面激活。
往高處攀,向新處闖。2024年,深汕特別合作區將加快推動比亞迪全球培訓中心、出海整備中心動工建設,加快規劃建設小漠港二期、疏港鐵路及防波堤等項目,加快推進一批電力和水利工程項目,為汽車制造和出口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按照《關于新時代深汕特別合作區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的戰略布局,到2025年,深汕特別合作區將初步建成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制造城,搭建起高端整車制造創新中心、零部件綠色制造中心、前沿技術應用示范中心和國際汽車貿易樞紐中心。
“從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到人工智能……深圳緊緊抓住產業變革的機會,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以新質生產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深圳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深圳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龔曉峰認為,新能源汽車具有關聯度高、綜合性強、帶動性強的特點,非常適合以產業集群的模式發展。深汕特別合作區正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協同創新和集群化發展,引領產業邁向價值鏈更高端,構建相互支撐、高效協同的產業發展新態勢,打造世界級汽車制造城,助力深圳建設“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
一份使命
新質生產力提速協調發展
深汕特別合作區,因合作而生,因“特殊”而興。創立深汕特別合作區是廣東、深圳貫徹落實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探索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創新區域合作模式的創舉。
2023年11月1日,《廣東省深汕特別合作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作為全國首部規范由“飛出地”全面主導區域協調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條例》明確了深汕特別合作區的發展定位,立足地方立法權限,探索從根本上解決深汕長遠發展所面臨的障礙,以法治力量護航“飛地”起飛。
“《條例》面對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這一最大短板,在立法原則、合作體制、發展規劃、產業發展、城鄉建設、社會治理、發展保障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地方立法基地主任、教授朱最新指出,《條例》出臺,不僅實現了深汕特別合作區組織體制的法規化,更重要的是為區域協調發展先行示范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近年來,深汕特別合作區充分發揮“特別+合作”區域協調發展機制、“田園+都市”城鄉融合發展路徑、“特區+老區”基層治理效能的優勢,在《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布局中,深汕特別合作區躍升為新的戰略增長極。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關鍵在“協調”,根本在“發展”。2018年以來,深汕特別合作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6%,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40%,呈現出加快發展、提級發展、跨越發展的良好態勢。截至目前,已引進產業項目總投資近1000億元,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3000億元。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快速崛起,也帶動汕尾市加快深汕合作拓展區的規劃建設。雙方也在積極探索聯合招商機制,重點培育新能源汽車配套等產業。同時,深汕增強與惠東縣吉隆鎮千畝產業園的產業協同,為重大制造業項目提供1328畝“凈地”,打開與周邊地區通力協作發展新格局。
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是提高發展效能的關鍵。深汕特別合作區加快重大產業項目承接步伐,堅持融灣融深一體化發展,建立與深圳主城區深度融合的產業、資本、技術、人才、信用等市場機制,全面適用深圳產業政策,積極適用深圳人才政策,逐步適用深圳公共服務政策,加快打造與深圳“同城同質同效”的營商環境,推動深圳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在深汕延伸。
人民至上,民生為重。深汕特別合作區導入深圳優質的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資源,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深圳基本公共服務。南外深汕西中心學校、市二高深汕實驗學校已投入使用,深圳中學高中園今年9月正式開學,百合外國語深汕高中、市二高深汕學校開工;北大深圳醫院深汕門診部已投入運營,首家三級醫院深汕人民醫院計劃2025年底建成投用;目前規劃建設保障房項目17個,已建成9個項目,“雙六十”住房保障體系加快構建。
“百千萬工程”是推動縣域發展的總抓手。深汕特別合作區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加快建設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新城,努力在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上作出示范,在全省實施“百千萬工程”中奮勇爭先。
2023年,深汕特別合作區加快推進和美鄉村建設,“五光十色”都市鄉村示范帶新建成鷺月島等10個節點,完成美麗圩鎮區域建設任務,實現通村道路黃泥路全清零,行政村公交線路全覆蓋。大安村入選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紅羅畬族村、百安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新建成10個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項目,新簽約6個村企合作產業項目。全區行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首次超過10萬元。隨著留用地項目投入使用,鵝埠鎮蛟湖村委村集體收入每年可增收近1000萬元;小漠鎮云新村委新田坑、大云坡等村民小組集體收入每年可增收近600萬元。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林輝煌專注粵東西北地區和珠三角地區開展“全省縣域高質量發展”調研。他說,“在深圳全面主導下,深汕特別合作區在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上作出了積極探索,成效顯著。”
以車聚產、以產興城、以城帶鄉、以工哺農、產城鄉融合。深汕特別合作區堅持瞄準高端高新、鍛造新質生產力,開啟全面增量提質、全力加速倍增,跑出了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的深汕“加速度”。(劉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