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全新高度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也面臨多方面的變革抉擇和待解難題。馮興亞提出,動力電池標準體系不完善對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及全固態高性能電池研發存在掣肘。楊永修在調研中發現,我國要加強在固態電池、小型化高性能電機、全主動懸架等前瞻引領性核心技術攻關和專利布局,以保持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可控發展。
除了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關問題,多名代表還提出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更多路徑。馮興亞表示,節能車兼具燃油車及新能源車優勢,可作為新能源汽車的補充。張天任和張國強則將目光聚焦向氫能領域,。
助推新能源新興產業繼續突破發展,更離不開新型復合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張興海表示,創新驅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需要研產供銷服全鏈條人才支撐。
2023年,在國家政策持續優化、地方扶持力度延續,以及產品不斷迭代升級的促動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更高品質的攀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 37.9%;市場占有率達到31.6%,高于2022年5.9個百分點。
郭躍/攝
但同時,站上全新高度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也面臨多方面的變革抉擇和待解難題。2024年全國兩會上,新能源汽車產業就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重點議題,且關注范圍覆蓋產業鏈條的方方面面。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提出,動力電池標準體系不完善對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及全固態高性能電池研發存在掣肘。他針對充換電補能標準不統一、全固態電池標準缺失等問題,提出了統一大功率充電標準及換電標準、探索建立全固態電池標準體系等建議。
馮興亞還表示,新能源發展使電力供需兩端難度疊加,車網互動可提供解決方案。針對車網互動技術及標準不完善、電力現貨市場不成熟、規模示范效應不足等問題,他提出完善技術及標準體系、健全電價及電力交易機制、加大示范應用等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一汽首席技能大師、研發總院試制部高級技師楊永修在調研中發現,從全球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優勢明顯,主導地位穩固;但在產業繁榮的同時,我國要加強在固態電池、小型化高性能電機、全主動懸架等前瞻引領性核心技術攻關和專利布局,以保持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可控發展。
因此,他就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原創性、引領性、顛覆性技術攻關等方面提出建議,包括集中資源、集中資金,創新激勵機制,建立創新聯合體,以攻山頭的形式對涉及學科廣,資金投入大的技術領域進行重點突破。加快創建高水平人才集聚平臺,建設超一流科技人才高地,通過數字化手段,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
除了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關問題,多名代表還提出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更多路徑。馮興亞表示,節能車兼具燃油車及新能源車優勢,可作為新能源汽車的補充。他建議盡快出臺針對節能車的中長期專項規劃和支持政策,完善稅收及限購等配套措施,加大正面引導、提高社會認可。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則將目光聚焦向氫能領域,他建議,在已有明確規劃及補貼政策的區域(包含示范城市群及其他已有地方政策的非示范區域),按照已有規劃與政策,全力推進氫能在各場景的應用,并全力保障相關補貼能夠及時落地,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減輕企業研發負擔。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強則建議,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繼續擴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數量,將經濟基礎好、氫源豐富、產業配套基礎好的地區納入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推廣燃料電池汽車。
當然,助推新能源新興產業繼續突破發展,更離不開新型復合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全國政協常委、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就帶來了關于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培育全鏈條人才的提案。
他表示,創新驅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需要研產供銷服全鏈條人才支撐。但隨著近年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而具備電動化、智能化技術及應用能力的新時代汽車人卻非常匱乏,涉及研發、制造、采購、營銷、服務、維保等的智能化、電動化全鏈條人才都很緊缺。而全鏈條人才的結構性缺失,正嚴重制約產業后續發展,若長期得不到解決,將導致市場增長乏力。
因此張興海建議,一是政府出臺政策鼓勵高校及職業學校設置智能化及電動化相關專業學科,加大招生比例;通過拓寬和延展電動化、智能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等相關政策,讓新時代汽車人更有成就感更自豪。二是鼓勵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企業前瞻性介入全鏈條人才培育,深度參與高校、職業教育教學計劃,提供實習、在崗培訓渠道。(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躍)(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