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位于陜西西安浐灞國際港的西安國際港站,新能源汽車整裝待發,即將從這里經中歐班列(西安)運往中亞。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借由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努力開拓海外市場,成為西安做優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著力點之一。
西安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陜西出口汽車9.33萬輛,總貨值218.2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204.3%和170.7%,汽車出口為全省出口的主要增長點之一,其中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增長超10倍。
“2023年,我們中歐班列(西安)發送新能源汽車主要抵達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地,2024年,我們將從運輸組織、貨運調度等方面加強協調,不斷優化班列運輸方案,為班列的順利開行提供堅強運輸保障。”西安國際港站站長王保錄介紹。
海外走俏的新能源汽車帶動西安新能源汽車制造業多點開花,亮點紛呈。作為比亞迪最早的乘用車生產基地,西安與比亞迪長達20年的雙向奔赴為西安新能源產業奠定了良好開局。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10月,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出口達17.6萬輛。
頭部企業牽引帶動西安新能源汽車領域科技創新成果頻頻落地。走進位于西安西咸新區的陜西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大屏幕實時顯示著試驗區域內智能駕駛車輛的運行信息。
“我們建立了開放共享的協同研發機制,將長安大學、西安交大等高校的專家團隊與整車、零部件和信息通信領域企業聯結起來,以此實現研究成果的快速轉化。”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武介紹,這家成立于2020年7月的年輕企業,已發展為西安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第三方授權機構,完成了陜西首批5張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的發放。
產業提速發展背后,是政府引導政策的“精準灌溉”。2021年,陜西省就已將乘用車(新能源)產業鏈明確為全省23條重點產業鏈之一,由省級領導擔任“鏈長”,建立工作專班,支持“鏈主”企業做強做大。
西安市也成立了由市級領導掛帥的乘用車(新能源)產業鏈提升工作專班,提出了產業規模實現新躍升,核心競爭力提升、關鍵領域發展、品牌培育打造、綠色交通體系取得新突破的“一躍升四突破”發展目標。
專注研發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產品的西安清泰科新能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由清華大學畢業生團隊組建的高技術企業,企業陸續與吉利、陜汽、長安汽車等企業展開合作。
“高新區給予了政策補貼、創業大賽獎金等多項支持,幫助我們申請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堅定了公司在西安長期發展的決心。”企業負責人何鋒孝說。
針對新能源乘用車缺少高端品牌的問題,陜西力抓核心技術攻關,支持比亞迪不斷迭代系列產品鞏固市場領先優勢,加快高端產品布局,支持高端合資電動車批量生產和市場拓展;瞄準缺少電控系統、驅動電機布局需要省外配套的短板,陜西省工信廳梳理出企業的配套需求,召開一系列對接會,提升就地配套能力。
“整車整機企業梳理出配套需求清單,政府出面搭建平臺,組織了上百場‘一對一、一對N’對接活動,實現成熟品牌整車和優質零部件企業的有效對接,加速產業聚集。”陜西省工信廳汽車工業處副處長杜軍國的手機里一個400多人的“配套招商穩增長”微信群頗為熱鬧,各類支持政策、培訓信息、配套需求每天動態更新。即使在節假日期間,各類“線上對接會”也從未掉線。
“陜西特別是西安已初步形成以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關鍵零部件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整車以比亞迪、吉利為代表,配套企業以眾迪鋰電池、三星環新動力為代表,均在全國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長安大學汽車學院車輛工程系主任陳軼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