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2023年以來我國光伏行業“狂飆”突進。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11月,我國光伏新增裝機163.88GW,同比增長149.4%。在國內發展持續向好的同時,光伏產品也進一步走俏海外。從產品出口到海外建廠,我國光伏企業全球化戰略目標正日漸清晰。2024年,我國光伏企業加速走向全球將面臨哪些挑戰?如何更好地布局海外市場?
出口與本地化并重
我國光伏企業對外出口產品主要為硅片、電池片和光伏組件,其中光伏組件是最主要出口產品。過去一年,光伏作為拉動我過外貿出口的“新三樣”,表現相當亮眼。數據顯示,受市場需求帶動影響,2023年前10月光伏產品出口增加,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量分別為55.7GW、32.4GW、177.6GW,分別同比增長90%、72%和34%。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2023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呈現“量增價減”的走勢。出口市場呈現更加多元分散,新興市場占比逐漸增加。
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光伏制造領域在成本、技術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東方日升全球市場總監莊英宏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3年全球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中國光伏出口競爭日趨激烈,疊加產能擴張、貿易保護等客觀因素,國外市場與國內一樣充滿挑戰。得益于技術和產能方面的持續積累,中國光伏企業在出口市場十分具有競爭優勢,我們的產品擁有更低度電成本,使得中國光伏不斷成為海外客戶首選。”
事實上,目前中國光伏龍頭企業并不局限于產品出口,海外投資建廠已成為很多光伏企業“走出去”的戰略選擇。據介紹,東方日升是較早出海的光伏企業,在馬來西亞已建設有海外工廠,在全球共設立了23個營銷服務中心。
在全球化征程中,隆基綠能尤為注重海外本土化發展。去年10月,隆基綠能雙文丹組件工廠一期正式投產。該項目位于馬來西亞西海岸的雪蘭莪州雙文丹市,是隆基綠能在馬來西亞布局的太陽能生產制造基地的一部分。
全球化的重要一環
縱觀2023年國內光伏市場,行業競爭尤為激烈,“產能過剩” “低價競爭”“內卷”挑戰不斷。2023年12月12日,工信部在披露2023年9—10月全國光伏制造行業運行情況時明確表示,中低端產能過剩風險需高度關注。
劉譯陽表示,產能過剩是當前新能源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前期光伏供給大量增長,目前超過需求,也導致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光伏發展前景依然非常好,當前產能過剩的問題也提醒我們未來不能簡單的同質化競爭,一定要有差異化的產品。”
那么,企業出海能否成為化解產能過剩“良藥”?“出海潮擴大了海外消納渠道,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過剩的產能。但對于一線企業而言,并不依賴出海緩解這一情況,全球化是公司一直堅持的目標,與產能問題并沒有直接關系。我們有技術和一體化優勢,所有產能都是符合前沿裝機需求的。”東方日升相關負責人認為。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對于企業而言,海外市場仍是重要的一環。“同樣是銷售組件,但海外市場利潤相對更高,同時海外市場對于價格波動承受力也較高,所以企業也就更愿意做出口訂單。”
制定匹配的戰略
不過,在企業前赴后繼進軍海外市場的同時,依然面對很多挑戰,國際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相比國內高出數倍的建廠成本等,都是對我國光伏企業遠赴海外建廠的嚴苛考驗。
“目前光伏出海面臨最大的挑戰其實是出口國的政策調整以及政治摩擦等風險,例如加收關稅、提升本地生產零配件比例要求等,但事實上此類風險對企業而言不易把握。”彭澎認為。
劉譯陽指出,企業出海是大勢所趨,但企業一定要做好調研,對國與國關系、貿易規則等均需熟知,海外市場本土化建廠更要落到實處,避免蜂擁而上。
在上述東方日升相關負責人看來,出海風險與機遇從來都是并存的,中國光伏企業在融入全球市場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找準自身定位,制定與之相匹配的出海戰略。
另外,針對今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前景以及全球光伏市場需求增速,業內人士普遍持樂觀態度。彭澎預計,2024年國內光伏裝機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新增光伏裝機量或與去年持平。海外市場方面,預計美國等國增量會更多,但由于歐洲國家仍在經歷嚴重的通貨膨脹壓力,預計其帶有投資性質的電站裝機都會有所放緩。
“東方日升對歐洲、美洲、東南亞等區域的市場增量前景十分看好。”不過,上述東方日升相關負責人同時表示,雖然整體看來全球光伏市場需求會繼續增長,但增速放緩也會是客觀事實,在2024年行業發展會更趨于理性,注重更高質量,這勢必會導致落后產能加速出清,更具技術儲備優勢的頭部企業則會進一步擴大其領先優勢。在這樣的趨勢下,打出差異化是下一階段每個企業的發展重點。
“當前光伏產品價格已經下降到底部,但預計今年全球需求應該還會保持增長,相較于2023年,2024年光伏產品出口可能會呈現量價齊增的態勢。”劉譯陽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