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技術進步、政策支持、能源轉型和市場需求共同推動新型儲能產業快速發展,但產業發展仍存在成本較高等問題。
加快電站建設
新型儲能項目建設提速。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型儲能項目新投運裝機規模約863萬千瓦/1772萬千瓦時,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規模總和。
A股公司加快投建新型儲能項目。近日,粵水電旗下布爾津粵水電與布爾津縣人民政府簽訂投資協議,布爾津粵水電擬在布爾津縣新建電化學獨立儲能電站一座,站內采用集裝箱式磷酸鐵鋰電池與變流升壓一體艙,并新建220千伏變電站一座及送出線路,項目總投資12億元。
中國天楹擁有重力儲能技術,公司自主研發及制造的“100MWh重力儲能成套裝備”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重力儲能成套設備。今年9月,中國天楹全資子公司江蘇能楹與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人民政府簽署《中國天楹100MWh重力儲能項目合作協議》。公司稱,此次投資有利于公司系統構建新能源產業發展生態,持續拓展重力儲能技術應用場景和潛在市場。
嘉澤新能計劃投資建設150MW/300MWh共享儲能電站項目。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寧夏吳忠市同心縣王團鎮,擬采用成熟的磷酸鐵鋰+儲能電池系統技術。嘉澤新能表示,加快布局新型儲能業務是公司順應國家能源政策導向和行業發展趨勢必要舉措,在培育公司新增長動能的同時,與公司現有業務形成良好的產業協同效應,有助于進一步增強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
新型儲能涉及新型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飛輪、壓縮空氣等儲能技術。
市場咨詢機構Co-Found智庫新能源行業研究負責人薛云南表示:“新型儲能技術具有容量大、壽命長、高效節能、安全可靠等優勢,應用領域廣泛,如電網調峰、分布式能源、能量儲備、智能交通、儲能電動汽車等。隨著技術不斷提升和成本降低,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儲能電池擴產
根據SMM數據,2023年1-6月,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為87GWh,同比增長122%。從產業鏈上游環節看,今年以來儲能電池擴產緊鑼密鼓。
作為全球儲能領域的領先者,南都電源為進一步提升儲能系統的生產規模,抓住電力儲能領域良好的發展機遇,滿足公司持續增長的訂單需求,提升市場份額和競爭力,擬投資建設年產4GWh儲能電池及集成項目。
從事新興消費類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紫建電子也將目光瞄準儲能電池。今年8月,公司公告稱,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深圳維都利設立新公司投資建設“1GWh儲能用電池建設項目”。
鵬輝能源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儲能技術提供商。為增強公司儲能業務的影響力和綜合競爭力,公司擬在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投資建設年產36GWh儲能電池項目,總投資約130億元。
糊類食品細分領域龍頭企業黑芝麻更是跨界進入儲能電池賽道,擬將下屬全資子公司江西小黑小蜜的經營業務轉型為儲能鋰電池生產經營,在江西南昌新建區投資35億元建設磷酸鐵鋰儲能鋰電池生產基地。
身處化工行業的宿遷聯盛將業務拓展至儲能領域,其全資子公司盛瑞新材擬在宿遷市宿豫區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建設年產“34000噸249儲能液流電池電解液項目”。
市場前景廣闊
儲能是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支撐技術。《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隨著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成熟,對新型儲能的需求逐漸擴大。目前,新型儲能產業發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薛云南告訴記者:“問題主要集中在技術和成本方面。新型儲能技術需要不斷創新,提高性能,同時降低成本。”
“成本較高影響了新型儲能的市場競爭力和普及程度。”朱克力認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企業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不斷提高新型儲能的效率和性能,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加大財政、稅收等支持力度,降低新型儲能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
朱克力看好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前景。“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和成本不斷降低,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未來,新型儲能技術將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朱克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