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2023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湖州大會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大會以“向新而立、芯車智聯”為主題,旨在開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研討、產業合作等,推動湖州乃至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據了解,大會由湖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州市經信局、北京艾迪智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承辦。大會得到了浙江省經信廳指導,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新能源汽車品牌集群等單位大力支持。
通過本次大會了解到,湖州將竭力營造最好的投資環境,構建最佳的應用場景,提供最優的科研支撐,加快建設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打造長三角知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湖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智勇在大會上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湖州在長三角城市新一輪產業競爭中的一次換道超車,是我們走向未來、贏得未來的新賽道、新打法。”
打造產業新高地
長三角是國內整車和零部件企業主要生產地和消費地,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核心區域。湖州地處長三角中心的腹地,到杭州、南京、上海等地的交通都十分便捷。
吳智勇在大會致辭時介紹:“湖州地處長三角中心,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區位、環境等多重優勢疊加,而且湖州產業基礎完備,制造實力雄厚,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在湖州周邊都是整車廠。”湖州市經信局局長陸建衛表示:“在湖州200公里半徑范圍之內集聚了蔚來、特斯拉、哪吒、理想、吉利等多個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目前,湖州在汽車整車、動力電池、電機等領域初具規模,未來重點聚焦發展汽車電子等關鍵零部件領域。”
陸建衛介紹,湖州擁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約300多家,營收接近1000億元,產業集聚明顯,是浙江省五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培育基地之一。
吳智勇表示:“近年來,湖州市通過不斷拓展市場空間,培育產品品牌,優化營商環境,引進了一批涵蓋整車制造、動力電池、汽車電機、自動駕駛、輕量化材料等重大項目,集聚吉利、蜂巢能源、衛藍科技、孔輝科技、方正電機等龍頭企業,構建了三電到整車制造的較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打造以南太湖新區、長興經開區、莫干山高新區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平臺。今年4月,德清縣獲批國家級的車聯網先導區,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提供了蓬勃的動力。”
優質企業集聚
“2021年蜂巢能源根據自身戰略發展需求在全國范圍內遴選產業基地的時候,正是被湖州美麗的綠水青山、獨特的區域優勢、完善的產業基礎所吸引,并最終決定落戶湖州。原計劃3年建設的動力電池一期項目,我們僅用時18個月就建設完成,并于今年3月份試生產,是我們建設速度最快,標準最高的產業基地,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湖州市各級黨委政府都給予大力的支持和幫助。”蜂巢能源董事長楊紅新在會上表示。
楊紅新稱:“蜂巢湖州項目原來的規劃是20GWh,總投資是70億元,但是后來公司又追加了50億元的產線投資,升級到了30GWh,總投資提至120億元,目標建成一座集綠色、現代、智能于一體的國際先進的AI智能工廠。”
不止是蜂巢能源,衛藍科技、方正電機、孔輝科技等一批企業已紛紛落地湖州。
“今年二季度已交付5.5萬臺套產品,實現2.4億元銷售額,預計全年產值將達18億元。”孔輝科技董事長郭川介紹,公司空氣懸架產品市場份額占全國第一,目前為嵐圖、理想、比亞迪等14家車企30余款車型供貨。
共話產業未來
在主論壇演講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指出,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輕量化、高性能、長壽命的發展趨勢驅動著IGBT模塊往更高功率密度、更高結溫、更高可靠性的方向發展,這對芯片技術和封裝技術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表示,面向新時代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需要擴大新能源產業先發優勢,助力中國品牌發展;建設供應鏈新體系,穩固汽車產業內循環;強化推進全球化戰略,打通和優化汽車產業外循環;貫徹“雙碳”戰略目標,全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江汽集團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釔威科技董事長夏順禮表示,新能源汽車發展浪潮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席卷全球。江淮釔為將通過產業運營與資本運作雙輪驅動,構建開放可持續的產業生態。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巫存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想象空間無限,將成為10萬億級規模的大產業。零跑堅持掌握核心競爭力,自研比例覆蓋整車成本的70%。同時,零跑已經與湖州多家企業開展戰略合作,覆蓋電池、汽車電子、電驅、底盤等核心領域。
博世中國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副總裁張輝表示,整個汽車行業孕育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與活力,中國新能源車在數量、質量、技術應用上突飛猛進,國內主機廠正處在世界舞臺的中心。
助力發展壯大
為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還與湖州市人民政府在大會期間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按照平等互利、著眼長遠,重點突破、梯次推進,優勢互補、共享共贏的原則,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圍繞推動湖州市新能源汽車為重點的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相關事宜開展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相互協作,開展產業政策研究,搭建高端交流平臺,共促業務協同發展,助推湖州市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培育壯大湖州新興產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