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充電樁企業海外布局依托成本優勢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延續高增長態勢,2022年前10個月出口49.9萬輛,同比增長96.7%。伴隨著國產新能源汽車加速走向世界,充電樁企業也開始海外市場布局,市場分析認為,海外充電樁在政策補貼、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高的刺激下或于2023年進入需求拐點,我國產品有望以高性價比優勢迅速打開海外市場。
2021年以來,歐美多國密集發布充電樁政策及補貼計劃,推動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快速展開。
2021年11月,美國宣布將投入75億美元用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該項投資目標為2030年前在全美建設約50萬個公共充電樁。
2022年10月27日,歐盟就“2035年起歐盟市場所有在售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的計劃達成一致,相當于從2035年起禁售汽油車和柴油車。
瑞典2022年8月出臺了電動車充電站激勵措施,對公共和私人充電站投資提供最高50%的撥款,對私人充電樁的最高補貼額為每個1萬克朗,對完全用于公共用途的快速充電站提供100%的撥款。
冰島計劃在2020年至2024年間為公共充電樁等基礎設施提供約5327.2萬美元補貼;英國宣布2022年6月30日起,英格蘭區域所有新建房屋,都必須配備至少一個電動汽車充電樁。
國信證券計算機行業首席分析師熊莉表示,當前歐美各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普遍低于30%,后續銷量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然而新增充電樁的速度與新增電動車銷量增速嚴重不匹配,促成其建設需求迫切,發力空間較大。
據國際能源署預測,2030年歐洲和美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分別達到730萬輛和310萬輛。快速增長的電動車銷量將刺激歐美充電樁建設需求的爆發。
與我國相比,目前歐美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蘊含巨大的市場空間。光大證券研報指出,截至2022年4月份,美國車樁比為21.2:1,歐盟整體車樁比為8.5:1,其中德國為20:1、英國為16:1、法國為10:1、荷蘭為5:1,均與我國有較大差距。
國信證券測算,2025年歐美整體充電樁市場空間合計約731.2億元,到2030年增長至2515.1億元。
2022年下半年以來,已經有不少涉及充電樁業務的上市公司披露海外業務布局。
道通科技表示,公司交流樁產品自2021年底開始銷售以來,陸續拿到英國、新加坡、法國、荷蘭、德國等多國訂單并逐步進行交付。
易事特表示,公司看好海外充電樁市場的發展契機,為充分掌握海外市場的政策法規和準入門檻,之前就開始積極進行相關認證和測試工作,已經通過歐洲權威測試機構TüV等多個測試或認證。
香山股份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已在進行歐標和美標充配電產品的開發,目前公司的歐標充電樁產品已經完成開發,正通過海外團隊和渠道逐步投向海外市場。
盛弘股份在半年報中透露,公司Interstellar交流樁通過歐標認證,成為首批進入英國石油集團的中國樁企供應商。
“中國制造電動車出口快速增長直接帶動國內充電樁企業加速布局海外市場。”廣東萬城萬充電動車運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鄧軍說。據他透露,萬城萬充也在布局海外市場,并將充電樁主機出口作為新的盈利點。目前公司充電樁設備主要出口東南亞、南美,同時正在研發歐標美標產品。
其中,歐洲市場是中國電動汽車主要出口目的地。據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上半年,西歐市場占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出口的34%。
除了看好海外藍海市場,國內充電樁企業“轉舵出海”還在于國內市場競爭飽和,充電樁企業面臨盈利難困境,亟需尋找新的市場空間創造盈利點。
2016年以來我國充電樁行業爆發式發展,吸引各路資本競相布局,其中不乏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大型能源企業,上汽集團、寶馬等傳統車企,小鵬汽車、蔚來、特斯拉等新能源車企以及華為、螞蟻金服、寧德時代等各界巨頭。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充電樁相關企業超27萬家,并仍在高速增長中。2022年上半年新增3.72萬家,同比增長55.61%。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海外充電樁市場較好的盈利能力對國內充電樁企業來說充滿吸引力。華創證券分析師黃麟指出,國內充電樁市場競爭強度大,毛利率低,直流樁單W價格僅在0.3至0.5元,而海外充電樁單W價格目前是國內的2至3倍,仍是價格藍海。
廣發證券指出,不同于國內同質化競爭激烈,海外認證進入門檻較高,國內充電樁企業依托成本優勢,在海外市場具備較大的盈利空間,產品有望以高性價比優勢,迅速打開海外市場。(記者 呂光一 廣州報道)
中國重載自動引導運輸車跑出“隱形冠軍”
“舉重若輕”,聽到別人這么評價公司的產品,天津朗譽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志勇開心一笑。剛與瑞典的客戶完成線上會議的他,又要審核一份來自俄羅斯的訂單,瞄準重載AGV(自動引導運輸車)這一細分市場,成為“隱形冠軍”,任志勇覺得企業找對了路子。
負載2噸以上的AGV一般稱作重載AGV,廣泛應用于工程現場、碼頭運輸、大宗物流等工業應用場景中。這家來自中國天津的民營企業一口氣將這個標準提高到300噸以上,成為當下中國重載AGV最高紀錄保持者。
作為行業的“隱形冠軍”,全球十大風電企業中有八家企業應用了朗譽的產品。
過去一段時期,風電整機廠在生產和物流過程中用柴油汽車等工具進行搬運,既不環保,效率也不高。朗譽交付的重載AGV被廣泛應用在風電企業的鑄件、軸承、葉片、輪轂、整機等大型配件的運輸,憑借超大承載力、操作簡單、利用清潔能源以及多樣的運輸解決方案等優點,受到客戶青睞。
“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我們扮演的是一個托載者的角色。”任志勇與團隊的想法很簡單,幫助供應鏈的物流環節,更智能一點,更綠色一點,裝載更多一點。
在全球經濟環境復雜多變的近幾年,朗譽的經營業績連年上揚,然而公司成立之初,在AGV領域做了多年加法,并未找到真正合適企業的路徑,激烈的技術與價格競爭,令企業數次走到抉擇的關鍵路口。
一次客戶的“嘀咕”改變了任志勇的思路。彼時市場上的輕載AGV競爭日趨激烈,國內國際品牌林立。“要是有能撐得住100噸貨物的大家伙就好了”,客戶的一句話觸動了任志勇,他當即決定開始給企業業務做減法,全力攻關重載AGV。
加大載重量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增加,材料、數控系統、整體可靠性等眾多難點擺在了任志勇和團隊面前。上百次的實驗失敗,并沒有讓團隊退縮,反而更堅定了他們攻克技術難點的決心。
實驗室與測試場的夜以繼日,換來的是定位誤差僅有正負5毫米,這是企業今年交付的室外無人駕駛產品的一項技術標準。
任志勇回憶,在投放初期,彼時只有數十人的一家小企業難以得到市場信賴,為了令客戶放心,許多項目都是以近乎成本價成交。上百噸的載重量也引來一些質疑——做那么高載重,拿來干什么用?但很快,在工程材料運輸和碼頭集裝箱轉運等場景的實用性,就令大噸位的重載AGV大放光彩。
在砂石充斥的測試場地上,有坡道、轉彎與陷坑,搭載著自動駕駛功能的最新產品正在測試。這個約十米長的藍色“鐵疙瘩”在多個電機的驅動下,平穩地移動著。據介紹,這款新產品能夠搭載一個40英尺規格集裝箱,在碼頭運輸中將發揮作用。像這樣的大家伙,都是依照客戶不同需求進行定制。
“重載AGV不是標準化產品,每一個項目的應用場景都可能完全不同。”任志勇說。
近些年來,中國涌現出一批“隱形冠軍”企業,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許多企業都把長遠的目光投向海外,中國企業與國際產業鏈不斷交融,類似重載AGV的國產大型機械設備,過去鮮有國外客戶問津,如今跨洋訂單紛至沓來。
如今,朗譽在多個國家設立代理商的同時,已經向德國西門子等國際知名企業交付了產品。“重載AGV可以在許多工業場景得到利用,我們預估目前重載AGV的全球市場規模大概在10億美元左右,每年的增長率也會在10%以上。”任志勇希望,在世界任何一家工廠,都能看到中國制造的身影。(記者 郭方達 天津報道)
中企造自動駕駛大巴駛上法國街頭
中國中車旗下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車電動”)制造的自動駕駛大巴客車近日在法國巴黎市郊完成各項調試,準備正式開始載客運營。
這款自動駕駛大巴客車是中車電動“新巴客”城市系列C12AI,于2020年完成設計。車身長約12米,以智能駕駛、智能動力、智能互聯為依托,可全方位實施人、車、路動態信息實時交互。該客車計劃近期在巴黎大眾運輸公司其中一條線路的部分路段上開展載客運營。
中車電動自動駕駛技術部部長彭之川說,中車電動在近幾個月對自動駕駛客車進行了進一步的技術升級,其中包括車輛運行速度的提升和運行軌跡的精度,進而確保車輛可以在線路上更加安全地運行。
他表示,中車電動還與多家法國企業合作,優化了“路口優先通行”技術,讓自動駕駛客車在臨近路口時觸發有限通過信號,縮短其在路口等待和通行的時間,將車輛在整個路段運行時間從40分鐘縮短至23分鐘。中車電動和法方在合作過程中,通過對比中國和法國道路交通情況的不同,為此次在法國運營的自動駕駛客車進行了專項技術升級,積累了寶貴經驗。
中車電動在法國的合作方克萊芒·巴亞爾公司總裁鄧嘉麗說,克萊芒·巴亞爾、中車電動和巴黎大眾運輸公司的三方合作進展非常順利。選擇中車電動作為合作伙伴開發自動駕駛客車,是因為該公司在這一領域擁有先進技術,并能在項目落實過程中提供最全面的技術支持。(記者 邢建橋 巴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