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希望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實現跨越式發展,實現對傳統汽車工業強國的彎道超車,但是當前國際上部分學者認為這并非易事。國內部分學者則認為,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雖然較其他國家起步晚,技術積累薄弱,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優勢。
Yacobucci B D(2004)討論了電動汽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在成本、燃料、維護、性能以及基礎設施方面的不同。認為目前最有前景的新能源汽車在其設計中融入了最新的電動機和電池技術,全部采用新設計技術和先進材料的車輛有著減少阻力、削減車輛重量等優勢,能夠更好地節約能源。
歐陽明高院士(2006)建議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以三個階段推進:第一階段,在2010年前后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迎來高潮;第二階段,在2020年前后燃料電池汽車有望產業化;第三階段,在2050年前后新能源汽車推廣取得成效,新能源汽車銷售份額能夠占到汽車市場的30%-50%。
Kelly Sims Gallagher(2006)認為,在2006年后有相應的技術能力開發出尖端新能源汽車是因為中國政府將更多的資源與關注給予了軍事和航天領域。在沒有更好的產業政策與產生新的大型汽車跨國公司的情況下,中國想通過外國公司的技術轉讓實現新能源汽車的跨越式發展的能力實際上可能受到很大限制,這無疑再一次強調了中國加大新能源汽車領域科技研發力度的重要性。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幾年的發展,不負眾望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上,表示我們新能源汽車推廣初見成效,相關研究重點聚焦在汽車新型能源動力系統技術上,截止2008年,電動汽車已經在我國多個城市進行了長達百萬公里的商業化示范運行。
在技術積累上,發現中國相關電動車科技專項在四年的時間完成了發達國家平均耗時八年的技術攻克,資金投入僅為國外平均水平的5%。具體來說,車用燃料電池發動機技術位列國際先進水平,蓄電池性能水平出色基本實現產業化。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然與國際先進新能源汽車技術國家存在差距。時任科技部部長的萬鋼)表示,加大自主研發力度、研究相關燃油政策如燃油稅、完善新能源汽車體系標準、加強關鍵零部件產業鏈培育等是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所需要完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