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國家部委頒布了多項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利好政策。即將于今年6月份出臺的“汽車下鄉”政策,有望提升30萬-5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為其提供配套服務的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也引發廣泛關注。
“目前,我國有300多萬根充電樁,要滿足未來8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充電基礎設施行業未來幾年來內將陸續有數萬億資本入場。而要讓未來幾千萬根充電樁有效運轉起來,提升用戶充電體驗,不僅需要硬投資,軟管理也同樣不容忽視。”作為能鏈聯合創始人、總裁,智電NaaS創始人、CEO王陽是最早關注司機能源需求的創業者之一,對充電基礎設施行業的發展擁有著非常深刻的認知。
王陽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現就讀于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EMBA,曾從業于深交所旗下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歷任新財富研究員、新媒體總監、總編助理。她帶領能鏈成長為國內外雙料獨角獸企業和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推動能源行業數字化、品牌化、低碳化發展。基于推動能源行業轉型發展的突出成績,以及為地區經濟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王陽先后當選第十三屆淄博市政協委員、第十三屆青島市嶗山區政協委員、青島市嶗山區婦女聯合會第九屆執行委員會委員兼副主席。
分散的市場 需要第三方服務商
王陽強調,分散是充電基礎設施行業與傳統加油站最大的不同。“中石油和中石化擁有全國47%的加油站,而充電設施領域不可能有這么高的行業集中度。”面對成百上千個充電服務商,怎樣幫助他們提供統一的優質服務是第三方運維服務商需要做的,這一市場也將大有可為。王陽表示“我們要用數字化服務賦能充電服務商,把各模塊拼接在一起,共同提升行業效率。”
數字變化的背后,來自用戶的需求也在變化,這也是推動王陽和能鏈轉戰充電服務的根本原因。“能鏈最早做加油服務。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我們不斷接到客戶的新需求,一些‘油改電’的B端客戶希望我們能像加油服務一樣,提供充電服務。”她回憶,彼時以北京、深圳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城市貨運和出租車等領域開始全面推進“油改電”,政策要求城市貨運車輛和出租車開始電動化,于是一些原來的燃油貨車司機、出租車司機開始提出充電需求。而當時的充電服務不僅網點較少,而且個別網點的充電效率也不高,提升充電服務質量不僅是司機的需求,也是充電服務商的困擾。“正是看到了這種服務需求,我們開始涉足充電服務,推出快電,用專業的充電服務,幫助服務商提高充電服務質量,提升司機的充電體驗。”王陽介紹,快電從響應用戶需求出發,走上了一條服務分散充電樁市場的第三方服務商的道路,要為行業做好“軟服務”。它構建了一個互聯互通的充電網絡,提升用戶充電體驗,并為充電樁運營商提供運維服務,幫助充電場站提升運營質量。
硬投資和軟服務協同并進 各方協同共促發展
王陽用“無限戰爭、有效戰役”定位當前的充電服務。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充電服務基礎設施市場也處于快速增長階段,這是無限戰爭;而在已經建成投入使用的區域,誰能提供更好的充電服務,誰就將獲得更好的運營效果,這是有效戰役。與無限戰爭和有效戰役在同步推進的是精準流量,在哪兒建站、怎樣提供精準服務是決定行業、企業發展的關鍵。“目前,充電服務行業正處于一個整體供給過剩,優質供給不足的階段。”王陽判斷,這個狀態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在王陽看來,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是相互促進、互為驅動的關系,即雙飛輪效應。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和保有量的不斷增多,充電基礎設施也將得到快速發展,并邁向市場化發展。“再過幾年,充電基礎設施一定不會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障礙。未來,我們的所有停車場都可能會配備一定比例的充電樁。”王陽強調,怎樣讓分散的充電樁發揮更好的效率才是未來充電基礎設施行業的發展關鍵。
王陽認為,未來,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要求各方發揮各自的作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進行業發展。首先,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必須要做好頂層設計,尤其地方政府要做好規劃。目前,無論是國家還是各地基本都有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規劃,但落實到實施層面尚缺細則。“我們的地方規劃,通常是到某年,建多少根充電樁。但具體在哪里建,卻沒有。這就需要各充電運營服務商和各方參與主體,在地方規劃的框架內,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利用各種資源,投入到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去。”充電基礎設施建成后,還需要各種服務商,幫助運營商一起提升運營效率和充電服務水平。王陽判斷,在充電服務提升的過程中,大數據、數字化服務將發揮關鍵的作用。“大數據會告訴我們市場需求的特點,而高效的數字化服務將提升充電服務效率。”王陽強調,充電基礎設施的市場化發展也將是一個彼此協同、博弈的過程。這一過程中,誰的服務做得好,誰就將勝出。“能鏈要做的就是,發揮我們在數字化運營方面的特長,賦能充電運營商,幫助他們不斷提升充電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