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石化和能源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的石化產業集群,聯動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的清潔能源中心和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
●國內一流數字產業基地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促進先進制造業發展,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培育發展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綠色低碳安全發展標桿
加快推進產業綠色化發展,探索創建低碳園區,完善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著力提升園區本質安全和應急救援水平,促進綠色低碳安全發展。
●開放包容現代品質城市
進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延續城市文脈,加強綠美惠州生態建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更高水平法治社會,建成開放包容高品質現代化城市。
B 六個著力
01 著力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
1.建設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園區
高標準建設大亞灣石化區。提升園區化工產品互供能力,依托中海油惠州石化、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殼牌惠州乙烯等重大項目,形成行業競爭力較強的碳二、碳三、碳四、芳烴等優勢產業鏈及碳五、碳九、高端聚合物、電子新材料等特色產業集群。
2.建設國內一流新材料產業基地
支持惠州發展高端聚烯烴、能源電子、高端銅線等化工、電子、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以及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產業。探索開展省級新材料共建園區試點。
3.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中心能級
支持壯大清潔能源產業,推進核電、海上風電、抽水蓄能電站、天然氣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建設,研究建設惠州LNG接收站儲罐擴建項目。
4.高質量培育石化企業群
支持惠州引進技術先進、成長性強的石化中下游細分領域頭部企業,培育細分領域專精特新企業,打造一流石化企業群。
02 著力推動制造業智能化融合化發展
1.推動高端化電子信息產業集聚
支持惠州進一步推動超高清視頻、5G及智能終端、新型電池、基礎電子等優勢產業提質升級,聯合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市共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實施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提升行動,推動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集群集聚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TCL、德賽、億緯鋰能等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項目落地,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揮電子信息領域行業組織作用,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生態。
2.大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支持惠州推動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強化全省算力統籌和智能調度,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型產業與應用提供算力支撐。支持和引導TCL、德賽等企業創建全連接工廠、數字領航企業、智能制造示范企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場景建設。
03 著力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標桿
1.提升新型儲能產業綜合競爭力
支持惠州發展新型儲能產業,謀劃建設新型儲能特色產業園區。支持儲能在產業園區、數據中心等場景應用。爭取納入國家新型儲能試點示范,強化資源要素保障。
2.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支持惠州推動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探索建設低碳園區。
鼓勵企業參與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參與制定修訂石化領域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開展與綠色化學相關的標準研究及試點。
4.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支持惠州提升石化園區安全風險監控能力,健全監測預警體系。推進“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平臺建設,開展省級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智能化管控平臺一體化建設試點。
04 著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1.建設科技創新聚集地
支持惠州加快建設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高水平建設東江實驗室。支持企業提升能源裝備制造、動力電池、新型儲能等技術研發能力,前瞻布局新一代儲能技術及裝備。支持深莞惠共建坪地—清溪—新圩綠色低碳產業組團。
中國科學院兩大科學裝置總部區。
2.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支持惠州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搭建面向支柱產業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高水平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WTO/TBT—SPS國家通報咨詢中心(惠州)石油化工產品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和大亞灣重點出口石化產品質量檢測公共服務平臺。支持以稔平半島為基地建設能源科技島。
3.支持高端專業人才集聚
鼓勵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在惠州建立研究院。支持惠州學院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優化現有學科專業結構,加快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支持建設以科研教育為主的河橋科教城。
05 著力增強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聯動效應
1.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東部樞紐門戶
支持惠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推進“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加快推進深惠城際、莞惠城際接駁。
2.打造大灣區出海新通道
支持惠州港擴能升級,加快荃灣、東聯、碧甲等航道擴建提升和10萬噸級多用途碼頭建設。
廣汕高鐵列車停靠惠州南站。
3.提升服務國內大循環能力
支持惠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惠州品牌。支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4.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加快中韓(惠州)產業園等平臺建設。推動惠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綜合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高標準建設廣東自貿試驗區惠州聯動發展區。
5.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支持惠州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統一大市場公平競爭先行區建設,推行首席數據官制度。加快“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
06 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現代化城市
1.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支持惠州大力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支持惠州與深圳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加強產業協作。扎實推進縣鎮村建設,全面推進擴權賦能強縣,持續壯大縣域經濟,推動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國家縣城建設示范地區和惠城區橫瀝鎮、博羅縣楊村鎮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鎮建設。
惠州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2.加強民生保障
支持惠州實施積極就業政策,持續穩定和擴大就業,探索以社保卡為載體建立居民服務“一卡通”。支持惠州增加中小學幼兒園公辦優質學位資源供給,深化教師管理體制改革。支持實施名城文化提升行動。
3.推進綠美惠州生態建設
支持惠州抓好山水林田湖海各類生態要素保護和系統治理,開展綠美惠州生態建設“六大行動”,打造優美花園城市。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C 保障措施
●賦予部分省級 經濟社會管理權限
●按照能放則放、應放盡放的原則,結合惠州改革發展需要,依法依規賦予其部分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
●支持惠州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權,為深化改革探索提供法治保障。
●支持和鼓勵在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優化、城市空間統籌利用等重點領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