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萊州大型鹽堿灘涂光儲一體化項目一期并入電網,山東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10050萬千瓦,歷史性突破1億千瓦大關!
至此,山東成為全國東部沿海地區首個新能源裝機過億的省份,“煤電大省”向綠而行邁出里程碑式關鍵一步。
山東作為能源生產和消費大省,堅定不移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推進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加快構建多元能源供給體系,新能源實現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追趕到引領的跨越式發展。“十四五”以來,全省新能源裝機年均以25.2%速度增長,裝機規模和發電量三年實現雙翻番。截至今年5月底,山東光伏發電裝機6242萬千瓦、穩居全國首位,生物質發電裝機444.6萬千瓦、居第二位,風電裝機2600.4萬千瓦、居第五位,其中海上風電居第三位。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攸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新能源裝機1億千瓦,對山東而言意味著‘風光無限’的新能源賽道,一年可以發出1900億度綠電,可滿足全省城鄉居民兩年的生活用電需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54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4億噸,對于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山東省能源局副局長岳建如說。
山東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能源資源品種齊全,總量相對豐富。其中,海岸線約占全國的1/6,全省2/3以上的面積年日照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各類農作物秸稈產量約占全國的1/10,全省16市均有地熱資源賦存,發展新能源的資源稟賦得天獨厚、開發潛力巨大。
錨定“雙碳”戰略目標,立足本地資源條件,山東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陸上和海上并重,加快大型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項目建設,積極穩妥推動海上風電開發。“此次并網的光伏發電項目,就是依托萊州當地豐富的太陽能資源規劃建設的。項目規劃建設1000兆瓦,全部建成投產預計年可實現發電量14.42億千瓦時左右。”負責該項目建設的華電萊州發電有限公司光伏組組長王學禮介紹。
與傳統的煤電相比,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具有隨機性和波動性,消納難題亟需突圍。“我們堅持把新型儲能作為促進新能源發電消納的關鍵一招。建立‘試點示范+推廣應用’的建設模式,推動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多元發展,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山東省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處處長孟凡志說。
日前,位于菏澤單縣世界最大規模3060兆瓦儲能基地項目啟動,一舉創造三項“世界紀錄”、兩項“國家之首”。今年,山東還啟動全國首個“云儲能”建設試點,計劃用2年左右時間,在德州、濟寧等4市建設5萬千瓦“云儲能”設施,力促分布式光伏發電就地消納。截至目前,全省新型儲能在運規模達到469.6萬千瓦,居全國首位,全省風光消納始終維持在較為穩定狀態。
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并不意味著全面取代傳統能源。立足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基本省情,煤電依然是保障全省能源供應的重要支撐。當前,山東正全面推動存量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和供熱改造“三改聯動”,逐步退出低效小煤電機組,新上超超臨界大型煤電項目,加速推動煤電行業轉型升級。“十年來,全省煤電裝機占全省發電裝機的占比持續下降,已從曾經高達80%降至目前的48.7%,煤電正由經濟社會的主體能源向穩定電力系統的‘壓艙石’、應對新能源波動的‘調節器’角色轉變。”山東省能源局電力處副處長韓貴業說。
能源結構更“綠”、供應韌性更“強”、產業體系更“新”,山東正構建形成“風、光、火、核、儲、氫”等多能互補的能源格局。“我們堅決推動清潔能源規模化發展,堅決推動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預計今年年底,山東新能源裝機規模將歷史性超過煤電。力爭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3億千瓦左右,全面增強綠色能源供給能力。”岳建如介紹。
至此,山東成為全國東部沿海地區首個新能源裝機過億的省份,“煤電大省”向綠而行邁出里程碑式關鍵一步。
山東作為能源生產和消費大省,堅定不移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推進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加快構建多元能源供給體系,新能源實現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追趕到引領的跨越式發展。“十四五”以來,全省新能源裝機年均以25.2%速度增長,裝機規模和發電量三年實現雙翻番。截至今年5月底,山東光伏發電裝機6242萬千瓦、穩居全國首位,生物質發電裝機444.6萬千瓦、居第二位,風電裝機2600.4萬千瓦、居第五位,其中海上風電居第三位。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攸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新能源裝機1億千瓦,對山東而言意味著‘風光無限’的新能源賽道,一年可以發出1900億度綠電,可滿足全省城鄉居民兩年的生活用電需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54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4億噸,對于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山東省能源局副局長岳建如說。
山東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能源資源品種齊全,總量相對豐富。其中,海岸線約占全國的1/6,全省2/3以上的面積年日照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各類農作物秸稈產量約占全國的1/10,全省16市均有地熱資源賦存,發展新能源的資源稟賦得天獨厚、開發潛力巨大。
錨定“雙碳”戰略目標,立足本地資源條件,山東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陸上和海上并重,加快大型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項目建設,積極穩妥推動海上風電開發。“此次并網的光伏發電項目,就是依托萊州當地豐富的太陽能資源規劃建設的。項目規劃建設1000兆瓦,全部建成投產預計年可實現發電量14.42億千瓦時左右。”負責該項目建設的華電萊州發電有限公司光伏組組長王學禮介紹。
與傳統的煤電相比,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具有隨機性和波動性,消納難題亟需突圍。“我們堅持把新型儲能作為促進新能源發電消納的關鍵一招。建立‘試點示范+推廣應用’的建設模式,推動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多元發展,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山東省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處處長孟凡志說。
日前,位于菏澤單縣世界最大規模3060兆瓦儲能基地項目啟動,一舉創造三項“世界紀錄”、兩項“國家之首”。今年,山東還啟動全國首個“云儲能”建設試點,計劃用2年左右時間,在德州、濟寧等4市建設5萬千瓦“云儲能”設施,力促分布式光伏發電就地消納。截至目前,全省新型儲能在運規模達到469.6萬千瓦,居全國首位,全省風光消納始終維持在較為穩定狀態。
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并不意味著全面取代傳統能源。立足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基本省情,煤電依然是保障全省能源供應的重要支撐。當前,山東正全面推動存量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和供熱改造“三改聯動”,逐步退出低效小煤電機組,新上超超臨界大型煤電項目,加速推動煤電行業轉型升級。“十年來,全省煤電裝機占全省發電裝機的占比持續下降,已從曾經高達80%降至目前的48.7%,煤電正由經濟社會的主體能源向穩定電力系統的‘壓艙石’、應對新能源波動的‘調節器’角色轉變。”山東省能源局電力處副處長韓貴業說。
能源結構更“綠”、供應韌性更“強”、產業體系更“新”,山東正構建形成“風、光、火、核、儲、氫”等多能互補的能源格局。“我們堅決推動清潔能源規模化發展,堅決推動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預計今年年底,山東新能源裝機規模將歷史性超過煤電。力爭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3億千瓦左右,全面增強綠色能源供給能力。”岳建如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