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40,優良天數比例為64.1%;水環境質量指數4.84,6個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這是山東省泰安市交出的2023年生態環境保護成績單。
近年來,泰安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堅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建設山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泰安市堅持高位推動、統籌謀劃、系統規劃、層次推進,高標準編制《美麗泰安建設規劃綱要(2023—2035年)》《泰安市建設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行動方案》等系列規劃方案。嚴格實行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進一步健全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工作機制,全面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為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泰安市堅持點面結合、標本兼治、系統治理,部署開展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等“八大攻堅”行動,實施重點攻堅任務62項,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全面開展工業污染源深度治理、VOCs污染治理達標等16項行動,著力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三大標志性戰役,3家焦化企業、6家水泥熟料企業、5家水泥粉磨企業完成全過程超低排放改造工程,122家涉VOCs企業完成原輔材料替代或部分替代,25家企業完成治理設施提標改造。
深入實施“兩清零、一提標”,全市共排查污水管網937.6公里,雨污合流管網改造83.5公里,6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3577個入河排污口完成溯源整治。“整縣制”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2023年完成1189個行政村治理任務,農村黑臭水體實現動態“清零”。
開展危險廢物“百日攻堅”等9個專項整治行動,排查重點工業企業740余家(次)。持續開展黃河流域“清廢行動”。“無廢城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兩個國家級試點創建成效顯著,全省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現場會在泰安召開,“中華泰山 無廢泰安”創建成果在杭州“無廢亞運”主題活動上展播,完成13個行業領域共計215家市級“無廢細胞”創建工作。
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
泰安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持續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積極推進生態示范創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厚植高質量發展底色。
全面啟動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十大行動”,深入開展以泰山為龍頭、大汶河為紐帶、東平湖為重點的生態保護治理,東平湖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加大歷史遺留礦山治理力度,累計建成綠色礦山50個,位居全省第二位。
在生態示范創建方面,2023年,創建全國美麗河湖示范案例、全國“一園一策一圖”試點各1個,首批省級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4個,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兩個,省級“兩山”實踐創新基地、EOD模式試點、整體清潔生產審核試點、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試點、近零碳示范城市、生態環保產業特色園區各1個。鄉村生態振興提檔升級,新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片區5個、省級和美鄉村70個、省級“整縣域推進鄉村生態振興”重點打造縣(市、區)3個,“美麗庭院”建成率達到38.7%,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達到156個。
圍繞服務黃河戰略大局,奮力抓高水平保護、促高質量發展。34個項目入選山東省推進黃河戰略重點項目,東平湖防洪綜合治理、大汶河磚舍攔河閘、“引黃入泰”等工程有序推進,成功獲批建設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扎實推進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加快建設“儲能之都”“泰山鋰谷”“光伏+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新能源裝機容量占電力裝機比重達到57.5%。新型工業化縱深推進、全面突破,泰開高壓、聯合化工等6家企業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
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群眾滿意度
2024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一年。泰安市堅持以污染防治攻堅戰為主戰場,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為著力點,在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群眾環境滿意度等方面實現提升,全力譜寫美麗泰安建設新篇章。
聚力“攻堅”。深入開展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柴汶河綜合整治攻堅行動、鄉鎮污水處理廠提質增效攻堅行動、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安全生產集中整治、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等“七大攻堅”,力爭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保持內陸城市前列,水環境質量指數保持全省前五,有效保障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國控地下水考核點位水質穩中向好。
聚力“創新”。出臺推進美麗泰安建設的實施意見,穩步推進美麗泰安建設。縱深開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十大行動”,協同抓好以泰山、大汶河、東平湖三大重點區域為核心的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對全市4個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兩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開展復核評估,持續鞏固生態示范創建成果。組織符合條件的縣市區評選第三屆生態文明強縣,繼續打造一批全國和全省生態示范區、“兩山”基地。
聚力“保障”。全面啟動第三輪“四減四增”行動計劃,持續推動產業、能源、交通運輸、農業投入“四大結構”優化調整,主動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爭取推動50家以上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鼓勵肥城市、寧陽縣等地建設集中噴涂中心“綠島”項目。指導新泰等地開展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園區、近零碳社區示范創建,推動“零碳泰山”示范景區建設,打造零碳景區創建新標桿。
近年來,泰安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堅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建設山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泰安市堅持高位推動、統籌謀劃、系統規劃、層次推進,高標準編制《美麗泰安建設規劃綱要(2023—2035年)》《泰安市建設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行動方案》等系列規劃方案。嚴格實行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進一步健全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工作機制,全面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為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泰安市堅持點面結合、標本兼治、系統治理,部署開展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等“八大攻堅”行動,實施重點攻堅任務62項,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全面開展工業污染源深度治理、VOCs污染治理達標等16項行動,著力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三大標志性戰役,3家焦化企業、6家水泥熟料企業、5家水泥粉磨企業完成全過程超低排放改造工程,122家涉VOCs企業完成原輔材料替代或部分替代,25家企業完成治理設施提標改造。
深入實施“兩清零、一提標”,全市共排查污水管網937.6公里,雨污合流管網改造83.5公里,6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3577個入河排污口完成溯源整治。“整縣制”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2023年完成1189個行政村治理任務,農村黑臭水體實現動態“清零”。
開展危險廢物“百日攻堅”等9個專項整治行動,排查重點工業企業740余家(次)。持續開展黃河流域“清廢行動”。“無廢城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兩個國家級試點創建成效顯著,全省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現場會在泰安召開,“中華泰山 無廢泰安”創建成果在杭州“無廢亞運”主題活動上展播,完成13個行業領域共計215家市級“無廢細胞”創建工作。
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
泰安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持續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積極推進生態示范創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厚植高質量發展底色。
全面啟動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十大行動”,深入開展以泰山為龍頭、大汶河為紐帶、東平湖為重點的生態保護治理,東平湖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加大歷史遺留礦山治理力度,累計建成綠色礦山50個,位居全省第二位。
在生態示范創建方面,2023年,創建全國美麗河湖示范案例、全國“一園一策一圖”試點各1個,首批省級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4個,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兩個,省級“兩山”實踐創新基地、EOD模式試點、整體清潔生產審核試點、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試點、近零碳示范城市、生態環保產業特色園區各1個。鄉村生態振興提檔升級,新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片區5個、省級和美鄉村70個、省級“整縣域推進鄉村生態振興”重點打造縣(市、區)3個,“美麗庭院”建成率達到38.7%,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達到156個。
圍繞服務黃河戰略大局,奮力抓高水平保護、促高質量發展。34個項目入選山東省推進黃河戰略重點項目,東平湖防洪綜合治理、大汶河磚舍攔河閘、“引黃入泰”等工程有序推進,成功獲批建設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扎實推進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加快建設“儲能之都”“泰山鋰谷”“光伏+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新能源裝機容量占電力裝機比重達到57.5%。新型工業化縱深推進、全面突破,泰開高壓、聯合化工等6家企業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
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群眾滿意度
2024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一年。泰安市堅持以污染防治攻堅戰為主戰場,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為著力點,在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群眾環境滿意度等方面實現提升,全力譜寫美麗泰安建設新篇章。
聚力“攻堅”。深入開展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柴汶河綜合整治攻堅行動、鄉鎮污水處理廠提質增效攻堅行動、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安全生產集中整治、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等“七大攻堅”,力爭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保持內陸城市前列,水環境質量指數保持全省前五,有效保障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國控地下水考核點位水質穩中向好。
聚力“創新”。出臺推進美麗泰安建設的實施意見,穩步推進美麗泰安建設。縱深開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十大行動”,協同抓好以泰山、大汶河、東平湖三大重點區域為核心的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對全市4個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兩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開展復核評估,持續鞏固生態示范創建成果。組織符合條件的縣市區評選第三屆生態文明強縣,繼續打造一批全國和全省生態示范區、“兩山”基地。
聚力“保障”。全面啟動第三輪“四減四增”行動計劃,持續推動產業、能源、交通運輸、農業投入“四大結構”優化調整,主動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爭取推動50家以上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鼓勵肥城市、寧陽縣等地建設集中噴涂中心“綠島”項目。指導新泰等地開展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園區、近零碳社區示范創建,推動“零碳泰山”示范景區建設,打造零碳景區創建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