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力市場設計的一個基本原則是需要促進邊際成本(傳統上計算為燃料成本乘以熱力發電效率)的真實投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場效率。在上述的電力市場機制中將儲能系統邊際成本理解為:
機會成本
衰減成本
于是,針對衰減成本的衰減定價必須建立在一個預測模型的基礎上,該模型可以平衡那些儲能固有復雜性和技術特有的衰減機制與市場出清中對簡單通用模型的需求。量化電網充電或放電活動期間電池邊際衰減的模型,將衰減成本納入電力市場定價至關重要。
下面,在此背景下,做一個有趣的思維游戲,試著從技術中性的市場機制設計角度來理解儲能系統“五年0衰減”。假設技術中性的電力市場中僅存在兩類儲能系統,分別為:系統A:“五年0衰減”的儲能系統系統B:“可完美預見衰減”的儲能系統
兩類系統可以感知的SOH變化如下圖:
截圖20240509093338.png
圖1“五年0衰減”與“可完美預見衰減”兩類系統可以感知的SOH變化
由于技術中性假設,因此從均衡的設備市場中可以采購到的兩類系統實際衰減邊際成本*相同,壽命終結時的SOH相同,差別僅僅是可感知的SOH的情況。5年期限內兩個系統面臨的可以捕獲的潛在市場價值機會也完全一致。
*關于實際衰減邊際成本相同的解釋如下:衰減邊際成本簡單理解為任何工況下跑一圈的需求方付出的成本完全一致。雖然,從“五年0衰減”的可感知的SOH推導出的系統0衰減,但這并不代表市場中的系統的實際衰減邊際成本為0,因為市場會推高“五年0衰減”儲能系統的溢價直到這類系統與市場中其他的儲能系統實際的衰減邊際成本完全一樣,之后達到均衡,而這部分溢價加上不含溢價的衰減成本之和除以圈數實際就等于市場中其他的儲能系統實際的衰減邊際成本。
先假設同一業主甲主持有系統A、B兩類資產。很顯然業主甲的最佳儲能運營策略一定為:邊際實際衰減成本=邊際捕獲價值
系統A和系統B的實際衰減成本和捕獲價值的曲線完全一致,因此均衡條件下的最優圈數N并沒有差異,資產業主甲從兩類資產中可以捕獲的市場價值也沒有差異。
“五年0衰減”的價值似乎僅僅在于可以簡化儲能資產運營商的運營策略,讓資產運營商在制定運營策略是不需要考慮衰減成本。
但是,事情似乎并沒有看上去這么簡單。
之前假設為同一業主甲持有兩類資產,新增假設市場中有不同風險偏好的業主甲和乙,甲持有系統A類資產,乙持有系統B類資產,其他條件不變。
由于系統A可以感知的衰減為0。也就是說對于持有系統A類的業主甲而言并不會因為任何不合理的運營策略被市場懲罰,當然也不會因為任何合理的運營策略獲得獎勵,所以對于業主甲仍然保持與圖2同樣的策略為最優。
而對于持有系統B類資產的業主乙則不然,由于B類系統為“可完美預見衰減”的儲能系統,因此業主乙將會因為不合理的運營策略被市場懲罰,也會因為合理的運營策略獲得獎勵。從而刺激業主乙不斷改進其運營策略,也可以更好的適應業主乙不同階段市場的風險偏好。
從技術中性的市場機制設計角度來理解儲能系統“五年0衰減”,“五年0衰減”實際上隱藏了實際的衰減成本曲線情況,存在扭曲資產運營策略的可能,這對于整體市場均衡達到是不利的,而“可完美預見衰減”的儲能系統反而更加有利于市場達到均衡。
機會成本
衰減成本
于是,針對衰減成本的衰減定價必須建立在一個預測模型的基礎上,該模型可以平衡那些儲能固有復雜性和技術特有的衰減機制與市場出清中對簡單通用模型的需求。量化電網充電或放電活動期間電池邊際衰減的模型,將衰減成本納入電力市場定價至關重要。
下面,在此背景下,做一個有趣的思維游戲,試著從技術中性的市場機制設計角度來理解儲能系統“五年0衰減”。假設技術中性的電力市場中僅存在兩類儲能系統,分別為:系統A:“五年0衰減”的儲能系統系統B:“可完美預見衰減”的儲能系統
兩類系統可以感知的SOH變化如下圖:
截圖20240509093338.png
圖1“五年0衰減”與“可完美預見衰減”兩類系統可以感知的SOH變化
由于技術中性假設,因此從均衡的設備市場中可以采購到的兩類系統實際衰減邊際成本*相同,壽命終結時的SOH相同,差別僅僅是可感知的SOH的情況。5年期限內兩個系統面臨的可以捕獲的潛在市場價值機會也完全一致。
*關于實際衰減邊際成本相同的解釋如下:衰減邊際成本簡單理解為任何工況下跑一圈的需求方付出的成本完全一致。雖然,從“五年0衰減”的可感知的SOH推導出的系統0衰減,但這并不代表市場中的系統的實際衰減邊際成本為0,因為市場會推高“五年0衰減”儲能系統的溢價直到這類系統與市場中其他的儲能系統實際的衰減邊際成本完全一樣,之后達到均衡,而這部分溢價加上不含溢價的衰減成本之和除以圈數實際就等于市場中其他的儲能系統實際的衰減邊際成本。
先假設同一業主甲主持有系統A、B兩類資產。很顯然業主甲的最佳儲能運營策略一定為:邊際實際衰減成本=邊際捕獲價值
系統A和系統B的實際衰減成本和捕獲價值的曲線完全一致,因此均衡條件下的最優圈數N并沒有差異,資產業主甲從兩類資產中可以捕獲的市場價值也沒有差異。
“五年0衰減”的價值似乎僅僅在于可以簡化儲能資產運營商的運營策略,讓資產運營商在制定運營策略是不需要考慮衰減成本。
但是,事情似乎并沒有看上去這么簡單。
之前假設為同一業主甲持有兩類資產,新增假設市場中有不同風險偏好的業主甲和乙,甲持有系統A類資產,乙持有系統B類資產,其他條件不變。
由于系統A可以感知的衰減為0。也就是說對于持有系統A類的業主甲而言并不會因為任何不合理的運營策略被市場懲罰,當然也不會因為任何合理的運營策略獲得獎勵,所以對于業主甲仍然保持與圖2同樣的策略為最優。
而對于持有系統B類資產的業主乙則不然,由于B類系統為“可完美預見衰減”的儲能系統,因此業主乙將會因為不合理的運營策略被市場懲罰,也會因為合理的運營策略獲得獎勵。從而刺激業主乙不斷改進其運營策略,也可以更好的適應業主乙不同階段市場的風險偏好。
從技術中性的市場機制設計角度來理解儲能系統“五年0衰減”,“五年0衰減”實際上隱藏了實際的衰減成本曲線情況,存在扭曲資產運營策略的可能,這對于整體市場均衡達到是不利的,而“可完美預見衰減”的儲能系統反而更加有利于市場達到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