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產業再迎重大政策利好。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3月21日印發的《“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其中,電化學儲能技術性能進一步提升,系統成本降低30%以上。
新型儲能是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裝備基礎和關鍵支撐技術,更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實施方案》從技術創新、試點示范、商業模式創新、風險管理、國際合作等方面進一步明晰了“十四五”期間我國新型儲能的發展路徑,引發行業熱議。中關村(7.100, 0.01, 0.14%)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陳海生表示,作為今年針對新型儲能的首個國家級重磅文件,《實施方案》為我國新型儲能勾畫出了高質量、規模化發展的精準 “路線圖”,產業發展將順勢步入“快車道”。
電化學儲能系統降本超三成
《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新型儲能要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標準體系基本完善,產業體系日趨完備,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基本成熟。其中,電化學儲能系統成本降低30%以上;火電與核電機組抽汽蓄能等依托常規電源的新型儲能技術、百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實現工程化應用;兆瓦級飛輪儲能等機械儲能技術逐步成熟;氫儲能、熱(冷)儲能等長時間尺度儲能技術取得突破。
“《實施方案》從技術創新、試點示范、商業模式創新等不同方面對儲能行業作出了全方位說明,為從業者明確了產業優化方向和操作路徑。”北京泓慧國際能源首席運營官沈慶生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截至2021年底,我國新型儲能裝機中鋰離子電池占比達89%。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副秘書長李臻就此表示,“十四五”期間新型儲能技術應用還將以鋰離子電池為主。“目前以鋰離子電池、全釩液流電池為主的電化學儲能產業鏈相對完善,具備降本基礎和空間。”
陳海生進一步指出,2021年以來,上游原材料漲價直接影響了儲能項目的經濟性。“目前國家層面正積極研究制定穩定原材料價格的方案,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鋰離子電池價格將逐步回落,‘十四五’期間還有持續下降的空間。”
“十四五”裝機目標未提及引熱議
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2021年10月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以及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2021年7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均明確提出,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容量達到30GW以上。但《實施方案》并未提及具體裝機目標,引發行業熱議。
有觀點認為,因為超過30GW的目標完成起來有難度,所以政策在“踩剎車”。對此,陳海生予以否定:“新型儲能‘十四五’期間的發展規模不再設定具體目標,可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主管部門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建設,為儲能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據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投運的儲能項目累計裝機容量(包括物理儲能、電化學儲能以及熔融鹽儲熱)達到4593GW,同比增長29%。其中,抽水蓄能新增規模居首,為8.05GW;電化學儲能緊隨其后,投運規模達1.87GW/3.49GWh,規劃在建規模超過20GW。新能源配置儲能以及獨立儲能是新增裝機的主要支撐。
據了解,目前僅青海、山東、湖南、浙江、內蒙古五省區以及南方電網明確的“十四五”期間儲能規劃目標就達39GW,已高于國家規劃目標。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2021年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1》,2025年我國儲能市場規模保守場景下將達35.5GW,理想場景下將達55.9GW。這意味著未來4年,儲能將以年均72%以上復合增長率持續高速增長。
“相信通過政策激勵和市場驅動,我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儲能市場。”陳海生表示。
儲能技術和應用場景更加多元
《實施方案》的另一大亮點在于強調儲能技術“百花齊放”,不僅部署了不同技術類型、不同時長尺度的儲能技術發展,而且首次提出了火電抽汽蓄能、核電抽汽蓄能的示范應用。
沈慶生指出,《實施方案》給予各類新型儲能技術多元應用場景和發展空間,并通過示范項目的先行先試,為后續規模化發展打好“前站”。“未來新型儲能定會呈現‘百花齊放、多能互補’的局面,《實施方案》對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儲能都給予同等鼓勵,而非延續以往側重支持電源側儲能的思路,此舉將緩解不同應用場景配儲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在李臻看來,“十四五”期間新型儲能發展的關鍵之處,在于解決“構建完善的產業體制機制”和“確保產業安全發展”兩大核心問題。
李臻提出的兩大核心問題,《實施方案》均有強調和說明。
《實施方案》要求,加快推進新型儲能作為獨立主體參與各類電力市場的進程,研究制定準入條件、交易機制、調度、結算細則以及技術標準等。鼓勵新能源電站以自建、租用或購買等形式配置儲能,以此來發揮儲能“一站多用”的共享作用。積極支持各類主體開展共享儲能、云儲能等創新商業模式的應用示范,試點建設共享儲能交易平臺和運營監控系統。此外,《實施方案》要求突破儲能電池智能傳感、儲能電池熱失控阻隔、電池本質安全控制、基于大數據的故障診斷和預警等全過程安全技術,支撐大規模儲能電站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