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俞經民看來,終端市場數據直觀反映出消費者的需求,伴隨著“拐點”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購買電動車。“就汽車行業而言,在中國市場,我認為發展方向肯定以電動為主,汽油為輔,”俞經民說,“幸運的是,大眾堅決地投入了電動智能車的發展。”
俞經民坦言,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大眾缺少“先發效應”。但他認為,電動車發展是一個持續耕耘的過程,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大眾可靠的產品與30余年積累的消費者信任,是品牌贏得市場最大的“信心”。
“我對20%這個數字非常敏感,如果(新能源車)滲透率超過20%,應該就是一個拐點。”日前,上汽大眾汽車有到限公司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俞經民,在參加《全V座談會》線上訪談時表示。
在汽車行業,“滲透率”普遍被用來衡量細分市場的表現。伴隨著“新四化”變革不斷深入、“雙碳”目標持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兩旺,這也助推了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接連攀升。
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3月,我國新能源車單月滲透率創歷史新高,達到28.2%。此外,據中汽協統計,今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達19.3%,再次刷新歷史記錄。
在俞經民看來,終端市場數據直觀反映出消費者的需求,伴隨著“拐點”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購買電動車。“就汽車行業而言,在中國市場,我認為發展方向肯定以電動為主,汽油為輔,”俞經民說,“幸運的是,大眾堅決地投入了電動智能車的發展。”
2021年3月,基于MEB專屬平臺打造,南北大眾分別投產的ID.4 X與ID.4 CROZZ開始交付,預示著大眾汽車正式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爭奪。隨后的幾個月,大眾又接連推出ID.6、ID.3兩款車型。
不到半年時間,ID.家族就密集投入三款車型,印證了傳統巨頭電動化轉型的堅定。然而,終端銷量的不理想,也展現出“大象轉身”的艱難。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大眾ID.系列車型在華銷量總計70625輛,未能完成大眾年初定下的“中國市場8萬至10萬輛”的銷量目標。
相較之下,2021年,“造車新勢力”小鵬、蔚來、理想的銷量分別為98155輛、91429輛、90491輛,距離10萬輛的“門檻”僅一步之遙;被大眾視為對手的特斯拉,更是在華交付47.2萬輛新車。
俞經民坦言,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大眾缺少“先發效應”。但他認為,電動車發展是一個持續耕耘的過程,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大眾可靠的產品與30余年積累的消費者信任,是品牌贏得市場最大的“信心”。
在俞經民看來,品牌是一個企業持續發展的護城河,因此一定要把握當前的變化趨勢。俞經民表示,目前趨勢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toC,要做到線上和線下的耦合;第二是Go younger,關注年輕化溝通,這是市場營銷傳播的密碼;第三是data,通過數字手段,對整個系統不斷升級迭代。
此外,大眾將通過大力發展渠道,推廣新能源產品。俞經民表示,我們在渠道建設上的優勢非常明顯,2022年,上汽大眾將打造300家新能源城市展廳ID. Store(X),觸達更多消費者。
2022年一季度剛過,ID.系列也迎來上市一周年。上汽大眾宣布旗下純電動車型ID.家族換新上市,ID.4 X、ID.6 X、ID.3同步推出2022款車型,新款車型在安全配置和智能配置方面有了較大幅度的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在芯片短缺、節能補貼退坡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迎來了更為殘酷的競爭。相信在品牌背書、體系加持、產品助力等多方面協同下,上汽大眾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