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市民對于充電樁的需求日益增長,充電設施建設迫在眉睫。為進一步緩解市民的充電困擾,2023年,我市將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列為民生實事項目。一年來,我市通過科學布局、補齊城鄉充電設施短板等多種措施,新增公共領域充電站25座、充電樁(槍)331個,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近日,在下橋路公共充電站,記者看到兩排充電樁排列整齊,幾輛新能源汽車陸續駛入專用泊位。駕駛員下車后取充電槍、插槍、掃碼,不到一分鐘時間,車子就進入了充電狀態。據了解,該站點于2023年10月下旬建設完成,全站共有16把充電槍,均為快充。變壓器總功率為1000千伏安,單終端平均功率60千瓦,最大功率250千瓦,大約1小時可充至80%以上電量;在流量峰谷時間段,充電樁可智能調配每一把充電槍的實時功率,最大化提升充電效率,極大滿足了周邊網約車司機及新能源車主的充電需求。市民李文禪告訴記者,這個新的充電站投入使用后,他再也不用開到5公里外的充電站充電。“我家住在附近,開過來就一兩分鐘,非常方便,而且這個充電站又有道閘,燃油車進不來,占不了充電車位,我們來了都有位置,這對我們新能源車主來說非常貼心。”李文禪說。市民蔡翔在一旁表示認同,他說:“我家里裝的是慢充樁,充滿要很久。如果臨時出門車子又沒電,我們就到外面充電站,因為那里可以快充。”
過去一年,我市緊密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及鄉村建設、村莊布局等專項規劃,充分利用現有公共場地存量空間,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從城市“兩區”“三中心”向鄉村延伸,致力于打造城市5分鐘、城鄉半小時充電圈,著力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確保新能源車輛有樁可用、有電可充,方便廣大新能源車主出行,為城市發展注入綠色動能。市城發集團特來電投資合作部門副經理許文濤說:“在前期布局選點的時候,我們充分考慮群眾充電便捷性和鄉鎮全覆蓋,還要盡可能縮短各充電站的單桿回收周期,確保新能源充電站可持續發展。”
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連接著民生,也是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建設公共領域充電站146座,充電樁(槍)1131個,站點分布在全市19個鎮街,實現充電樁在小區、加油站、綜合體、醫院、公園、村莊等多個場景的應用,公共充電樁“一張網”布局已形成。“下一步,我們將配合新能源汽車下鄉行動,以充電樁三年規劃為引領,進一步織實織密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向更多應用場景延伸,提高充電設施的普及性,讓新能源車車主充電更加便捷高效,讓市民出行能感受看得見、摸得著的便捷。”市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成員蔡劍表示。
近日,在下橋路公共充電站,記者看到兩排充電樁排列整齊,幾輛新能源汽車陸續駛入專用泊位。駕駛員下車后取充電槍、插槍、掃碼,不到一分鐘時間,車子就進入了充電狀態。據了解,該站點于2023年10月下旬建設完成,全站共有16把充電槍,均為快充。變壓器總功率為1000千伏安,單終端平均功率60千瓦,最大功率250千瓦,大約1小時可充至80%以上電量;在流量峰谷時間段,充電樁可智能調配每一把充電槍的實時功率,最大化提升充電效率,極大滿足了周邊網約車司機及新能源車主的充電需求。市民李文禪告訴記者,這個新的充電站投入使用后,他再也不用開到5公里外的充電站充電。“我家住在附近,開過來就一兩分鐘,非常方便,而且這個充電站又有道閘,燃油車進不來,占不了充電車位,我們來了都有位置,這對我們新能源車主來說非常貼心。”李文禪說。市民蔡翔在一旁表示認同,他說:“我家里裝的是慢充樁,充滿要很久。如果臨時出門車子又沒電,我們就到外面充電站,因為那里可以快充。”
過去一年,我市緊密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及鄉村建設、村莊布局等專項規劃,充分利用現有公共場地存量空間,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從城市“兩區”“三中心”向鄉村延伸,致力于打造城市5分鐘、城鄉半小時充電圈,著力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確保新能源車輛有樁可用、有電可充,方便廣大新能源車主出行,為城市發展注入綠色動能。市城發集團特來電投資合作部門副經理許文濤說:“在前期布局選點的時候,我們充分考慮群眾充電便捷性和鄉鎮全覆蓋,還要盡可能縮短各充電站的單桿回收周期,確保新能源充電站可持續發展。”
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連接著民生,也是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建設公共領域充電站146座,充電樁(槍)1131個,站點分布在全市19個鎮街,實現充電樁在小區、加油站、綜合體、醫院、公園、村莊等多個場景的應用,公共充電樁“一張網”布局已形成。“下一步,我們將配合新能源汽車下鄉行動,以充電樁三年規劃為引領,進一步織實織密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向更多應用場景延伸,提高充電設施的普及性,讓新能源車車主充電更加便捷高效,讓市民出行能感受看得見、摸得著的便捷。”市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成員蔡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