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可滿足20兆瓦級海上風電機型檢測需求的第2個機位,在位于汕頭市濠江區海上風電產業園的廣東省風電臨海試驗基地宣告竣工,即將投入使用。據了解,這里也是國內首個風電臨海試驗基地,接下來,該基地還將建設最大可承載“24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的測試機位,單機最大測試容量居世界前列,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當前的汕頭,正全力構建海上風電全產業鏈,依托粵東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建設,集中打造2000億元新能源產業集群,舉全市之力高起點、高水平建設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
廣東發展海上風電主戰場
汕頭南澳勒門海域,35臺風電機組矗立在碧海藍天之間迎風轉動,將陣陣海風轉化為綠色電力,然后由12公里之外的220千伏疏港變電站將這些“綠電”送入大電網。擁有218公里大陸海岸線和167公里海島岸線的汕頭,風力資源豐富,有天然發展風電的優勢。2010年,國內最大型風電柔性直流輸電工程落戶南澳島,為我國新能源開發發揮了重要示范作用。
根據《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汕頭市近海淺水區規劃風電場址6個,總裝機185萬千瓦,近海深水區規劃風電場址4個,總裝機3350萬千瓦,汕頭海上風電規劃裝機容量占全省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的比例高達53%,是廣東發展海上風電的主戰場。
數據顯示,2021年,汕頭以風能產業為龍頭的新能源產業增長15.8%。今年上半年,在大唐南澳勒門Ι海上風電等多個項目的帶動下,汕頭新能源投資增長達到了77.7%。
記者從汕頭市海上風電開發和產業發展專班了解到,隨著粵東近海深水區場址拓展和我國海上風電技術進步、大功率機型研制應用,未來汕頭市海上風電實際可裝機容量有望擴容至6000萬千瓦以上,其發電量將是三峽水電站的3倍左右,年創造發電產值約1000億元。
大力推進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
汕頭風電產業在依托市場蓬勃興起的同時,政策面也頻吹暖風。2021年3月,廣東省委、省政府正式發布了支持汕頭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活力經濟特區的意見,支持汕頭“構建海上風電全產業鏈,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并將其列為“十四五”規劃重要任務。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支持汕頭建設國際風電創新港。天時地利人和齊備,汕頭發展海上風電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期,前景廣闊。
汕頭市委、市政府把建設和發展海上風電產業作為構建“三新兩特一大”產業格局的首要抓手、第一工程全力推進,依托粵東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建設,集中打造2000億元新能源產業集群,加快形成“1+3+3”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正舉全市之力高起點、高水平建設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
依托得天獨厚的海上風力資源,近年來,大唐、華能、三峽、中海油、中國綠發、國電投等一批央企相繼循“風”而來,為汕頭海上風電資源開發注入強勁動力;國電南瑞、青島武曉、江蘇華納、盤古潤滑等一大批海上風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因“風”而聚,汕頭正逐步構筑起日趨完善的風電產業鏈。
將建4200畝海上風電產業園
為給海上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的園區載體,近年來,汕頭市在濠江區廣澳臨港片區規劃建設面積約4200畝的海上風電產業園,目前已完成收儲面積約3000畝。謀劃引進一批關鍵零部件生產、技術研發、施工運維等上下游龍頭企業落地發展,加快形成產業發展集聚地和技術創新策源地。
記者在位于汕頭海上風電創新產業園的上海電氣風電汕頭智能制造基地采訪時,生產車間一片繁忙。廠區內一臺迎風佇立的巨型風機尤其引人注目。“這是目前全國乃至亞洲完成吊裝單機容量最大的11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已于近日正式實現發電。它的輪轂中心高度達120米,風輪掃風面積相當于5個足球場大小。在設計風速下,每轉動一圈,可發電21.6度,單臺機組每年可輸出4040萬度清潔電能,可減少燃煤消耗0.9萬噸,二氧化碳排放2萬噸。”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1兆瓦產品經理孫建湖告訴記者。
廣東省華海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翟紅衛表示,選擇在海上風電創新產業園投資建廠,不僅僅是看中汕頭良好的投資環境、招商引商的氛圍,也看中了這里潛在的市場空間、未來發展的潛力,以及海上風電產業迎來的嶄新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