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北下了一場大雪,氣溫驟降,不少新能源出租車司機不得不在寒風中排隊等待換電。主要原因在于氣溫降低后電池續航能力驟減,換電需求增加。此外因為天氣寒冷,車輛底盤下結冰,司機只能用工具先砸下冰塊,導致換電效率更加低下,便捷的換電方式在此時顯得不堪一擊。
一時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究竟是換電模式好,還是充電樁模式好的爭議再起。而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后,實則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和技術路徑。
慢充、快充、超級快充、換電“四分天下”
為了更好地解決純電動車續航的問題,國內電動汽車廠商主要有兩種發展路徑,一種是“提升充電效率”,另一種則是“快速換電”。
一直以來,這兩種模式都在“齊頭并進”。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充電與換電的平衡將很快被打破。
可以佐證的是,今年年初,寧德時代正式切入了換電賽道,發布了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不僅僅是乘用車領域,寧德時代的換電模式觸角還延伸到了商用車板塊。9月17日,寧德時代發布公告稱,公司首創的MTB(ModuletoBracket,模塊集成底盤)技術,將率先應用于國家電投啟源芯動力重卡換電項目。
一家知名新能源車企的銷售表示:“換電模式的優勢顯而易見,配套了車電分離的電池租賃服務,讓消費者在購買車輛后不用擔心電池資產維護,還可以享受價格優惠,主機廠也能夠節約大量電池購置成本。”但當記者追問,會不會被換到不好的電池?該銷售謹慎表示:“這個概率很低。”
“隨著充電市場需求的不斷提升,充電服務趨勢也開始發生轉變,未來,充電市場或將形成慢充、快充、超級快充、換電‘四分天下’的局面。”專業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無論是慢充、快充、超級快充還是換電,都會有不同場景及用途。例如慢充多數投放在辦公場所、社區;普通快充集中在一些配套設施相對完善的公共充電站,具備休息室、餐廳、洗車、修車等服務設施的停車場中;超級快充,未來可能受到那些更追求時間效率和服務體驗的中高端車型人群青睞。而換電的本質,除了是一個換電站,也是天然的儲能設施,為電動汽車的能源補給設施提供保障,成為微電網V2G系統中的重要一環。所以,在未來的技術發展過程當中,根據細分場景和占比規模不同,四個充換電方式都會各有一席之地。”
對此,某投資顧問表示:“從技術的發展來看,私家車最好的方式還是充電,快充技術已經在逐步應用。另外,相對來說,建設換電站的投資巨大,相當于投入很多固定資產,一個充電樁的投資顯然遠遠小于建設一座換電站,預計未來將是電池技術創新、快充為主,換電站為輔的方式。”
三大新興商業模式賦能充電樁行業增長
雖然充電樁的投資相比換電較小,但有數據顯示,新的充電樁的建設數量,似乎遠比不上新能源車的銷量。2022年前10個月,新能源車銷量528萬臺,月均53萬臺,但新增充電樁208萬個,月均21萬個,每個月有32萬個缺口。
業內人士表示:“從上述數據來看,樁車增量比為1:2.5,應該說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但充電樁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其規模發展速度需要與新能源汽車同頻共振、適度超前。車主一天的行駛里程數是有限的,若盲目擴張投入,造成樁企的資產壓力甚至惡性競爭,不利于整個產業持久健康的發展。”
“充電樁運營商的利潤主要來自充電的服務費,水平基本保持在0.4-0.6元的較低水平。因此行業需要創新商業模式。”上述專業人士表示。
近日,中金發布的研報指出,充電行業建樁主力轉變、風光并網增加、峰谷價差拉大的背景下,全包、光儲充、虛擬電廠等新興商業模式將賦能行業增長。
全包模式:順應行業發展趨勢,聚焦掌握本地資源的增量客戶。近年來中國公共樁運營市場格局趨于分散,8M21 充電運營CR3/CR5 合計份額54%/78%,8M22 CR3/CR5 市場份額下降至50%/68%;我們認為該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運營商自建樁受限于資金和土地,建樁主力轉變為地方國企、小工商業等掌握土地資源的第三方。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擁有優質土地資源的地方國企、小工商業、目的地業主有望維持建樁主力地位,而充電服務全包模式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直擊上述群體核心痛點,有望助力企業規模提升。
光儲充:局部地區配儲經濟性尚可,中長期降本增收、模式未來可期。充電站增配光儲設備能夠帶來可觀電費收益,但國內峰谷套利收益有限,疊加較高的初始投資成本,光儲充模式目前主要用于示范性項目。國內長三角、珠三角等局部地區峰谷價差較高,充電站單配儲能的可行性相對較好,我們測得當前部分高峰谷價差地區充電站配儲的IRR已達到5%。未來光伏自發電和儲能峰谷價差套利收益均有望增加,再加上投資成本下降,我們認為光儲充模式的經濟性長期趨好,未來有望成為新型能源網絡的重要成員。
虛擬電廠:服務商聚合資源、調控負荷,需求響應收益可觀。當前廣州、深圳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名單中充換電類公司份額占比29%、位列第一。
對此,專業人士表示:“全包是目前運營商的主流模式;光儲充因其對綠色電能的利用,可有效降低碳排放,正成為未來充電的技術趨勢。”
在虛擬電廠方面,業內人士稱:“虛擬電廠平臺可指令調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儲能電池、新能源車充電等靈活性資源,實現削峰填谷、促進電網維持動態穩定。隨著新能源車保有量不斷提升,充電服務商有望成為各地負荷聚合商中的主要成員。參與虛擬電廠、獲得需求響應補貼,或將成為充電服務商的重要收益來源和差異化競爭優勢。”
實際上,充電樁建樁及運營市場,已經歷了多個階段的洗禮。從2020年開始,市場邏輯從補貼驅動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同時,第三方運營服務商開始占據主流地位。
新能源車充電可調配度遠高于工商業/居民用電,充電服務商先天具備成為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的潛力。疊加需求響應收入可觀,隨新能源車保有量不斷提升,充電服務商有望成為各地負荷聚合商中的主要成員,參與虛擬電廠、獲得需求響應補貼或將成為充電服務商的重要收益來源和差異化競爭優勢。此外,需求響應對響應精確度要求較高,充電服務商需要具備豐富的流量資源以及精確的分析、預測、調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