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一系列“新基建”、“穩增長”政策的出臺,充電產業鏈喊出萬億市場規模的預期,有了更多的產業鏈公司入局。但是,充電基礎設施前期投入成本高、投資回報周期長、充電樁使用率低、充電樁運營商盈利難,商業模式不成熟,充電技術及安全等問題,仍是充電產業鏈面臨的現實難題。
多重挑戰之下,充電產業鏈如何破局?換電模式、V2G技術、私樁共享等,近期,充電產業鏈參與者嘗試推進一系列新的商業模式。
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 充電樁建設提速
在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60萬輛,繼續逆市增長,且滲透率達21.6%。業內預測,如果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保持高增長,中國新能源汽車可能在今年就提前完成國務院此前提出的“2025年達到20%滲透率”的目標。
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行情,使得上游的動力電池備受市場關注。但在新能源汽車下游的充電領域,近幾年則略顯“脫節”,充電基礎設施不足、用戶充電難的問題屢現。
回溯資料,早在2015年,國務院以及相關部委發布了一系列文件,對2020年,按照1:1的車樁比規劃了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目標。
那么,這五年充電領域的發展成果如何?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492萬輛,全國充電樁保有量為168.1萬臺。總體而言,我國的車樁比從2015年到2020年呈下降趨勢,并下降至2.93:1,但對比1:1的車樁比目標,仍有較大缺口。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也在大幅增加,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即將達到25%、甚至30%的情況下,如何彌補缺口、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已迫在眉睫。
在政策層面,2020 年,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推廣配套設施,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納入“新基建”。今年5月,國務院發布的《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明確提出,優化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站)投資建設運營模式。在“新基建”、“穩增長”的政策定調下,充電樁產業鏈迎來風口。
中國充電聯盟的數據顯示,2022年1-6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130.1萬臺,同比增長388.1%,其中,公共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上半年增量均超過去年全年增量,即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正在提速。
充電技術成熟 盈利難題待解
有部分機構預測,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超過3200萬輛,充電樁保有量將接近1500萬臺;到2030年,充電樁市場加上充放電服務市場,整個產業規模將超過萬億。
但對比而言,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為391.8萬臺,而同期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001萬輛。由此,想要實現前述預期目標,彌補1:1的車樁比缺口,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仍需繼續加速。
如何提速需要從造成充電基礎設施缺口的原因來分析,其中,此前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及其充電技術的不確定性是一大原因,不同技術路線的差異,加大了投資運營風險,影響了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
隨著新能源汽車不同技術路線對應汽車銷量的分化,再加上電池技術、充電技術的迭代升級,新能源汽車用戶的快充需求,正在得到滿足。近年來,不少車企布局超充技術,推出800V快充平臺電動車,新能源車可以在充電5-10分鐘的情況下實現較高的續航里程。
造成充電基礎設施缺口的原因還包括:充電樁和換電站設施前期投入成本高、投資回收期長、收入來源單一、充電設施使用率低,由此,充電樁運營商盈利難,充電服務的商用模式不成熟,也是充電產業鏈有待解決的難題。
舉例而言,充電量市場份額第一的特來電,其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虧損7769.62萬元、5132.08萬元,即公司在充電市場火爆的這兩年也未實現盈利。
多種商業模式入局私樁共享成趨勢
前述充電樁運營商盈利難等問題,有待商業模式的創新和成熟。比如說,近年來,奧動新能源、杭州伯坦科技和蔚來汽車對換電站模式進行加碼。
換電站雖然有即換即走、補能速度快等優點,但該模式存在較高的技術壁壘,兼容性差,再加上屬于需要高投入的重資產模式,從換電站保有量看,該模式未成為充電市場的主流。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截止今年6月底,全國換電站保有量為1582座。
另一方面,“私樁共享”這一商業模式趨于成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車企、充電樁運營商參與。不久前,威馬汽車宣布,私樁共享業務率先在京津冀地區展開試點運營,且開放對象將面向所有新能源汽車用戶。根據公開資料,京津冀地區已有私樁用戶或無樁但有車位用戶,只要登陸即客行微信公眾號,申請免費安裝 “國網電動&即客行智慧低碳充電樁”,激活后就可以參與其中。
私樁共享,指的是擁有私人充電樁的車主在充電樁閑置時間,開放給其他車主付費使用,這一模式可以快速盤活私人充電樁資源,提升私人充電樁利用率,補充公共充電樁不足現狀,緩解找樁難、充電難的市場問題;對于私樁車主來說,共享充電樁后可以賺取收益。
私樁車主如果開始共享能賺多少錢?以北京地區私樁車主為例,如果車主將共享電價定為1.2元/度電,北京地區民用電價約為0.78元/度電,單日共享約9小時(7kw充電樁,約48度電),單日扣去充電成本,可獲得收益約為20.16元,如果共享時間比較充足,一年累計收入約為5000元。
雖然私樁共享存在收費機制未成熟,增加物業管理成本,業務涉及用戶、運營企業、物業、電網多方利益需協調等問題,但多方受益的模式,讓該模式有了較快的發展速度。根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截至今年6月,已統計的共享私樁數量達7.46萬臺,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充電產業鏈公司開始了對V2G(車輛到電網)技術和模式的探索。今年年初,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在微博上表示,威馬一直在探索V2G通信技術。
V2G是新能源汽車用戶可以獲利的另一種商業模式,即新能源汽車參與電網實時調控與調峰輔助服務,通過向電網售電的方式獲得額外收益。即新能源汽車不再單向接受電網的電能輸送,而是作為“移動充電寶”使用,在低電價時給車輛充電,在高電價時將新能源汽車的電量出售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