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18 日,由杭州市余杭區發布的《電動自行車智能充換電項目建設及運營管理規范》正式開始實施。據悉,這是全國兩輪電動車充換電領域首個政府規范性文件,彌補了相關政策和技術空白,具有較強的示范意義。
該規范針對電動自行車充換電站的建設及布局選址、設備設施、安全與消防、運營管理、標志和標識等要素作出了明確規定;對充換電柜設備運行參數、電池的充電狀態、使用狀態、電量、所在場所等遠程監測也提出了明確要求。
余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規范的出臺,旨在引領充換電運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可為浙江省地方性標準制訂提供支撐和依據,進一步明確相關產業發展路徑,促進社會治理向縱深推進,助力“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近年來,由于便捷生活服務的飛速發展,外賣、快遞、共享、租賃等行業以及市民公眾對兩輪電動車的補能需求呈現井噴狀態,續航焦慮成為困擾騎行交通的普遍難題。傳統電動車在電量耗盡后充滿電至少需要 4 小時,等待時間不僅漫長,也非常誤事。如果選擇街邊黃色的投幣式快充盒,雖然可暫時緩解尷尬,但是無差別快充對鋰電池的傷害巨大。經過幾次快充后,電動車的安全系數得不到保證,也不是明智之舉。
智能換電模式的出現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以愛換換能源有限公司推出的“換換”智能換電生態系統為例,電動車沒電了,用手機搜一搜,找個網點換個電池就能繼續上路。解決續航焦慮的同時,實際上也解鎖了城市空間。智能換電服務覆蓋之處,用戶都可以無憂前往,城市變小了,生活范圍也因此變大了。
正因為智能換電站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市民對換電這項新業務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而在換電廠商看來,換電僅僅是一個切口,在切口之下,還謀劃著智慧能源出行服務的大邏輯。
以充放電管理為例,換換做到了對每個電池甚至電芯進行即時監控,為每一顆電池都安裝上了 25 個智慧感應器,當車輛需要保養或零部件出狀況時,相應的問題便可以在換電站的屏幕上顯示出來。
表面上看,換換提供的是“換電服務”,但實際業務遠不止于此,而是集新能源動力電池研發和儲能系統、智能換電站、充放電管理和安全監測SaaS平臺于一體,致力于構建新一代智慧能源生態系統,提供安全、聰明、高能的智能換電解決方案。
目前,換換在杭州已有超過 100 座智能換電站在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安全補能服務,為建設“智慧城市”提供出行場景數字化嬗變。其邏輯應用、“創新與布局”、“裂變與融合”,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城市形態、業態、生態的重塑,在為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將綠色出行的風潮吹向全國。
可以預見,在兩輪電動車“新國標”實施、國內日均電動車(含共享助力車)出行達 7 億次的大背景下,各地相關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將有力推動智能換電產業將迎來一個高速發展的黃金期。“車—站—網”協同互動的智慧充換電服務技術及產品開發應用將日益普及,居民幸福便捷出行,一換就GO。